為今天努力 不為明天後悔

為今天努力 不為明天後悔

年逾不惑,就愛回想舊時。早前和幾個從小便相識的老友吃飯喝酒;眾所周知,麻甩佬飲酒,幾杯到肚後就會吐苦水,再多幾round便開始探討人生意義;最後,「講義氣」,齊聲高叫一句:「我哋係一世好兄弟!」,碰杯一飲而盡,然後各自歸家,返回現實。

我和老友們的酒局,大致上每次都依照這種程序進行。當天酒過三巡,席間又有人提出哲學性問題:「做人做到𠵱家,你哋有冇真係做到自己想做嘅嘢?」(簡直是男人酒醉後的標準話題)

我有認真的想過這問題。

每一個人都曾經對未來有憧憬,「我大個之後要成為XXX!」,是少年時代的必喊口號;「我大個之後要做運動員!」就是我當時的「口號」。從小開始習泳,當初父母認為游泳為必要求生技能,就把我送到游泳班;慢慢下來,開始參加比賽,竟然有點成績,就被安排接受更專業的訓練;專業是嚴格的同義詞,晨操晚練太辛苦,加上遇上瓶頸,時間久久沒有進步,慢慢,我放棄了。

初中開始迷上籃球,和同學「柴娃娃」到街場跟隊很快樂;後來被選入校隊,再出外參加一些較認真的球隊,也很高興。我以為這次真的找到自己的志趣,找到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了;可是到再長大一點,志趣敵不過現實,在籃球和升學就業之間,我只能合符大眾期望地選擇後者。

如今回想,也不是沒有遺憾的。相比沒有當上運動員之外,我其實更討厭自己的窩囊。因為我沒有為自己的夢想盡過全力,我不夠忠於自己,只恨年輕時男人有太多事情未夠成熟體會。當人生的比賽由球場移師生活,比昔日有更多的事與願違;當每天營營役役,夢想也不再掛在嘴邊,連口號都沒氣力喊出來。可是誰都清楚人生的比賽沒有中途放棄的資格,結果咬緊牙關,又走回體育這條路上。

要作個總結的話,我還算得上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當上運動員,卻半生於體壇工作,時間甚至可能比許多運動員的職業生涯還要長;參加不了奧運,就去採訪奧運吧。可是有時還是不禁想,如果當年我更加努力,如今的我又會怎樣?

遺憾,一次就夠;吸取經驗,決定不能讓這種遺憾在我的人生再次出現。回憶過後,每天都要做得更好,我不要在廿年後回憶今天的自己時,要再一次想:「如果當年我更加努力,如今的我又會怎樣?」人生太短,容不下太多悔恨。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

周日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