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仙羹(九)- 李碧華

玉仙羹(九)- 李碧華

一聽「刑場」,就知是個不祥之處,死人的地方。「人性本善」的嬰兒少年,與生俱來單純天真,成長清白樸實,怎會在刑場伏法?

嬰兒?

他之前也動過心,更面對過:──

是這兒了!嬰兒頭頂凹陷的位置,「腦囟」,由數塊頭骨拼合組成,因未完全發育成長,頭骨與頭骨之間尚未自動縫合,這個縫隙,是會「蹦蹦跳」的,腦囟下方的腦部充斥血管動脈,摸上去十分脆弱,好似只得一塊韌膜,哪有保護作用?

而且,嬰兒根本沒有抵抗能力。

作為一個遊蕩了數十年的妖怪,神出鬼沒錢財予取予攜,說是偷盜也好,償還也罷,但白花花的鈔票再多,「覓食」的方法手段再多,為求好貨仍是疲於奔命的。

眼前嬰兒那不設防的腦囟一戳即破,世上最純美甜蜜的腦漿馬上到口……忽地,嬰兒哇哇哭了。

嬌嫩可愛令人心疼不已。對他而言,是不忍。

「寶寶別哭!」媽媽抱起哄着:「媽媽疼,怎麼?拉了一大泡?好好好,侍候寶寶了……」

他旁觀,如何奪人所愛?

他才25歲,當年原是鋼鐵廠工人,雖然分配進廠,是白天黑夜的倒班,生產環境也差,各種廢氣灰塵對身體有傷害,在七十年代,人人都窮,但鋼鐵專業,前途還是有指望的,往上提升的崗位也多,年輕力壯的工人,在運動來時,有部份敢言的、失言的、貼反了標語的……竟被打成「現行反革命」,當中,一些人遭秘密關押,像他,就成為「玉仙羹」的內涵;一些人綁赴刑場去槍斃。

──他不是去尋找故友,他是去物色鮮材。

記得在文革中,公審大會後的處決,是半公開的。當年哪有什麼娛樂?這就是娛樂!他和看熱鬧的人站在遠處觀賞槍斃,一個活生生的人,瞬間變成屍體。

回憶中忽地有個畫面在迴旋:槍聲響後,犯人倒地,好些農民鑽入刑場,拿着小勺和鋁飯盒,快速挖取收集腦漿……

(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