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25人檢測假陰性遭隔離

累計25人檢測假陰性遭隔離

【本報訊】早前有抵港人士於機場留深喉唾液樣本後驗出陰性,但改驗漱口樣本及快速測試則得出陽性結果,反映傳統化驗深喉唾液的方式可能有「假陰性」風險。食衞局回應事件,證實曾有25宗個案化驗結果有差異,但辯稱各類檢測技術及採樣方法均有其優劣,受多項因素影響,結果不同的情況並非罕見。局方會繼續分析數據再作評估,強調傳統「RT-PCR」技術仍屬於「金標準」。

政府死撐金域 拒認有假陽

食衞局公佈,曾有25宗個案,使用不同檢測技術、不同採樣方式,得出的化驗結果有差異。其中六名患者的深喉唾液樣本檢測後得出陰性結果,但漱口樣本的「RT-PCR」及「RT-LAMP」技術檢驗則不一定驗出陰性,曾出現陽性、陰性及未能確定結果,當中四個深喉唾液樣本由衞生署以「RT-PCR」技術覆檢,結果呈陽性。當局強調,所有相關旅客均已送院隔離,機場的試驗計劃旨在比對不同檢測技術及採樣方式,會繼續分析數據。

另外,政府昨日亦發稿回應四名職業司機因被錯誤驗出病毒而枉入醫院事件。政府拒絕承認該四名司機為假陽性個案,反指負責化驗的金域初步確認當中有一宗陽性及三宗「不確定」個案,其後由衞生署覆檢並確定為四宗陽性個案。確診者病毒含量極低,四名司機檢測結果呈陰性便獲安排出院,因此並不影響其早前的確診個案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