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子鍾鎮濤向新香港警察敬獻頌歌《捍衞香港》,警務處長鄧炳強在預告片中試唱,警方有宣傳文字說:「處長歌聲令人耳朵懷孕了。」
「令耳朵懷孕」?我最初以為那是共家警察自創的莫名其妙比喻,但原來這是現代漢語成語,以耳朵喻女陰:陰道或說有一G點,遇陽具刺激,即生性高潮;耳朵於是假設也有G點,聽到動人歌聲,即生快感。現代漢語連清音妙韻都可以連繫到性器官,充分表達了新中國人的文化素養。而鍾鎮濤譜寫歌唱的那首「香港警隊最新主題曲」,也真堪稱現代漢語代表作,請看以下幾句:「護法執法路長,鬥志更高更響……信心不減渴望,護法執法未忘……」鬥志怎麼會「響」?而「信心不減謹慎」是情理之言,「信心不減渴望」卻大概是新詩句法。「信心」與「渴望」從來不是此消則彼長的。
《論語.述而》載:孔子在齊國,聽到虞舜時代的《韶》樂,陶醉得「三月不知肉味」,歎道:「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又《列子.湯問》載:韓娥去齊國,路上乏糧,經過雍門,賣唱求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棟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大家還以為她尚未離去)」。又《大戴禮記.勸學》載:「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本來低頭吃秣草的馬,都仰頭細聽)」。現在,鄧炳強唱歌,而現代漢語人耳朵懷孕。何謂高尚,何謂下流,於此判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