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三色記錄表現 轉校不能洗底 溫州「師德碼」箝制教師

分三色記錄表現 轉校不能洗底 
溫州「師德碼」箝制教師

教育部去年底提出要把「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後,各地教育部門陸續推出落實措施,浙江溫州市更開全國先河推出「師德碼」,實時收集記錄全市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師德」狀況,並把教師分為綠黃紅三類,其中紅碼代表教師曾因違反師德師風有關規定被警告或記過等。由於教育部表明要「全面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師德碼被視為官方用以統制教師思想的大數據工具。

■溫州教育局推出「師德碼」記錄教師品行,將教師分為不同級別。

溫州市教育局基於大數據,日前推出對教師師德進行動態管理的「甌越師德碼」系統,實時收集記錄教師師德表現情況,全市除大專院校在內的所有教師都將擁有個人專屬的二維碼。師德碼模仿因應疫情在全國大行其道的「健康碼」,分為綠黃紅三個碼,其中綠碼代表師德良好,無違規違紀等不良記錄;黃碼代表曾因違反師德師風有關規定,被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而紅碼則代表曾因違反師德師風有關規定被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開除。

■報告將列出教師歷年教學評價。

與誠信分數系統互通

市教育局人事處負責人解釋,三色碼應用於教師職稱評聘、表彰獎勵、推優評先、科研和人才項目申請等方面,主要用於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職業發展管理,不對社會公佈,並會動態調整,伴隨教師整個職業周期。「我們會動態調整師德碼,根據教師違紀違規行為的嚴重程度給予時間不等的修復期,修復期內表現良好可以轉碼。」但教師不能通過轉校任教「洗白」師德碼,此前所有從教經歷都能查證。

教育部去年底發佈《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將師德師風融入教師的招聘引進、考核評價、日常監督與違規懲處等方面,並強調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師德師風建設全過程」,「用習近平思想武裝教師頭腦。」溫州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師德碼正是落實師德表現突出優先評選和師德失範「一票否決」制(只要一項指標未能完成,即被評估為整體不合格)的體現,它還將與溫州市公共信用平台互通,把教師師德情況納入溫州「甌江分」誠信分數系統,依據情況對教師予以加分或扣分。

有網民認為,政府以這種方式量化老師太矯枉過正,「老師也是人啊,搞得像監測機器人一樣」,「如果『德』可以被量化,有標準,那麼為了向德的標準靠近,每個人都要學會偽裝」,「要不要弄一個家長碼?這樣才對等嘛。」

澎湃新聞網/《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