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調查權  撰「幫警報告」

無調查權  撰「幫警報告」

【本報訊】 香港投訴及調查警察濫權機制,早已不斷受民主派議員及人權組織批評如「無牙老虎」,即使特區政府後來在壓力下將警監會升格成監警會,但始終不容許監警會有獨立調查權,不少調查均以無法跟進而不了了之。去年反送中運動時警暴氾濫,監警會對此作報告,但卻變成「幫警報告」,不僅對警方說法全單照收,還讚揚「做法尤其見效」、「符合國際慣例」。

監警會前身為警監會,但一直不是法定機構,到2008年港府終改例,將警監會升格為法定機構監警會,但仍沒有為監警會提供調查權力,民主派批評監警會「三無」:「無調查權」、「無定案權」及「無處分權」,即使之後再有要求改革聲音,政府也以「機制行之有效」拒絕。

委員不乏藍絲撐警者

除了沒有調查權,查閱監警會委員名單,會發現當中不乏藍絲和撐警人士,副主席張華峰和易志明是全國政協,委員關治平曾揚言警司朱經緯襲擊不涉刑事,只是「兵荒馬亂,警察殺錯良民在所難免」。

在這情況下,監警會根本難以處理警察濫權投訴,就以監警會就反送中運動發表的特別報告為例,報告花了16頁觸及辨識警員身份問題,但結論卻是「警方的措施正朝着正確的方向邁進」;又認同警方在頭盔展示編號及行動呼號,指合乎國際慣例,報告甚至替警方「開後門」,建議「在非常例外及特定的情況下」,警方可允許豁免不守規定。

報告再引起外界關注監警會不能監警問題,去年獲監警會邀請撰寫反送中報告、最終集體請辭的其中一名專家Clifford Stott(圖),早前公佈自行分析資料並撰寫的報告,狠批警方使用過度武力對待和平示威者,他昨再接受HKFP訪問時指出,法官判決印證了海外專家的批評,監警會不獨立、無調查權、無權推翻警方,指制度如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