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利智見】從內需板塊中尋寶 - 方君明

【宏利智見】從內需板塊中尋寶 - 方君明

美國大選仍未塵埃落定,地緣政治磨擦或持續,惟其對中國市場影響料不會太大;事實上自疫情以來,亞洲各國已着手推出自救政策,以維持內需及經濟增長。我們相信中國政府及企業就經濟可持續發展已作更充足準備,當中大灣區投資主題仍穩健。

「十四五規劃」提到「內循環」策略,也就是刺激內需,可作為經濟增長引擎;內地對提高生活質素的服務需求仍出現大量缺口,加上需求持續,相關企業或能享受較高增長。

另外,中國政府料進一步推出財政支援及相關政策,如給予稅務優惠及低成本資金,促進進口替代及自給自足;這或刺激供應鏈升級及區域間的工業自動化。

我們相信中資美國預託證券重返本地上市將惠及香港資本市場,進一步吸引內地資金透過滬港通或深港通流入本港市場;大灣區計劃推行財富管理、保險和房地產的跨境互聯互通措施,將繼續為大灣區投資提供支持理據。

有見大灣區部份城市逐步解除旅遊限制,區內旅遊及消費相關行業值得留意;投資大灣區有助為投資者帶來多元化配置,在提供穩定回報外,同時維持低波幅。

方君明

宏利大灣區增長及收益投資組合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