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建制派狙擊黃店,有荔枝角的黃店店長無懼壓力,自組市集將黃色力量發揚光大,聲言勢要光復文創界,以一切從簡慳成本,將老套地攤變成特色市集。
曾於深水埗區一個大型文創商場黃店任店長的的光仔籌辦黃市集「港野」,由同路人平租荔枝角工廈樓上場地和傢俬,並用最少佈置減省成本,「就得呢幅地咁大笪地方,你想點就點」。
逾廿檔將於明起一連兩天擺檔,主場地位於荔枝角香港工業中心B座四樓,另於斜對街三樓滙華工廠大廈的樓副場地則設包括「HongKong_IN」等幾家工作室。參與活動人士須事前網上登記(shorturl.at/bhnr3)。
光仔認為租金壓力會令檔攤千篇一律。為改歪風,他索性踢走裝飾令成本降低,借用舊傢俬,只租少量枱凳,讓廿名檔主像舊日「大笪地」般,有些擺地攤,有些坐梳化。
他又自行「fact check」參加的檔主,逐個社交平台慢慢碌,又主動問檔主對社會事件的看法,務求整體資本都黃。「做咩都好,始終要本住香港人好玩嘅精神。係咪永遠只有一兩個地方搞市集?」對光仔而言,敢於破格,才有機會打破定局。
主打手工啤的「黃黚黚」首次擺檔。店主Calvin表示,一直只以網店形式向大家推介本土品牌,期望親自落場時更能分享品牌背後故事。
同樣於露天擺檔的「飾簡」店主Christie則是市集常客。她認同逛大場市集的顧客就如同行商場般,檔主為求賺回租金只賣大路貨品「食老本」,令市集無生氣。「我相信佢哋上得嚟會預咗買嘢」,她認為市集規模小,來者都是識貨之人。她將主打手作布袋,每個售50至400元,強調每日只能手製最多三個,個個都是心血結晶。
室內擺檔專賣鸚鵡主題手作工藝品的「桔蕉工作室」。店主Charlie直言志在讓港人認識手作心思。她指,曾有顧客大讚產品得意,但索價後悉定價400元至700元不等,即時收手。她認為要香港人接受手作價錢有難度,但亦希望能讓大家明白,製作每件產品背後所花時間可以月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