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及克林頓近日都不約而同抨擊中國,奧巴馬稱上任時若非全球金融海嘯,或已在貿易上對中國出手更重。他的新書《應許之地》(A Promised Land)亦大爆2009年首次訪華,隨團美國人員怕針孔監視,不敢開燈沖涼。時任商務部長駱家輝(Gary Locke)回酒店房間,更赫然見到有兩名西裝男子正翻閱他在桌上的文件。他形容當時中美兩國表面友好,實際充滿暗湧。
奧巴馬在任內宣佈重返亞太,在2016年簽訂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TPP),圍堵中國。不過,在不少人眼中奧巴馬對華政策軟弱,助長中國極速發展。奧巴馬近日接受美媒訪問,為其對華政策辯護。他指出2008年至2009年爆發全球金融海嘯,美國需要中國及歐洲的合作,重啟全球經濟,故未能處理中國違反國際貿易問題,他說:「我需要確保我們不會發動貿易戰,讓世界陷入經濟蕭條,並傷害到我誓言要幫助的勞工。」他聲稱,如果當年無金融海嘯,他在貿易議題上或會對中國「出手更重」。
奧巴馬的新書「應許之地」在17日出版,共768頁,詳述他早年政治生涯至2011年5月,當中有講述他與中國打交道的內幕。他在書中提到2009年11月首次訪華,在中國訪問四天,到訪上海與北京,並與當時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晤。
奧巴馬憶述,當時空軍一號在北京降落,團隊指示所有私人電子設備留在機上,並假定所有通話都會遭到監控。他說:「中國監控能力仍令人印象深刻。在選戰期間,他們攻進我們總部電腦系統(我把這當成選情一正面迹象看待)。」到了中國酒店內,他為防被監聽,每與國家安全事務相關的電話,都須特別到一個能阻隔監聽的房間。由於他們猜想每間房間可能都藏有攝影機,團隊成員為避免針孔監視,會選擇摸黑換衣服及沖涼。
書中又提到,中國情報單位有時是明目張膽。當日隨團的商務部長駱家輝忘了東西,折返酒店房間,竟發現兩名清潔人員正在整理他的床,另有兩名西裝男在仔細翻閱他桌上文件。奧巴馬說,「駱家輝問他們在做甚麼,男子不作一聲,僅從他身旁走過後離開;清潔人員也沒抬起頭,只是默默走進廁所更換毛巾,當駱家輝透明」。
奧巴馬在書中亦點評當時各國領導人,他形容前國家主席胡錦濤是「難應付(tough going)」,原因是胡錦濤個性沉悶,令人昏昏欲睡(sleepy affair),奧巴馬已嘗試在與胡的冗長會議中搞氣氛,但胡仍投以「空白目光(blank stare)」。相比起胡,奧巴馬對前總理溫家寶更有好感。回憶當年與中國關係,奧巴馬認為中美關係表面友好穩定,但實際充滿暗湧及不信任。
The Atla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