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四十多歲,十多年前被無理解僱,因而患上抑鬱症,需要接受治療,服藥頭一年,症狀大大改善,但過去十年,基本上醫生沒辦法幫C停掉藥物,每次減低藥份時,C的情緒又變得反覆,容易發脾氣,容易𤷪𤺧,其他人無關痛癢的說話,也會覺得是針對她,正因如此,晚上不能入睡,工作難以集中精神。
最近C的病情再次變差,情緒非常不穩定,嚴重影響家人的生活,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又特別反叛,最後弄得離家出走,C的家人眼見情況失控,決定替C換個醫生,希望有新的藥物,會有更佳的治療效果。醫生和C面診後,覺得C服用的藥物並沒有不妥,C的工作、經濟各方面也沒有特大的壓力,C也沒有不良嗜好,不過,C幾次都提到自己性格敏感,容易𤷪𤺧,跟女兒之間的衝突,根本是很細微的事情,所以醫生憑直覺問C是否一個執着的人。
「醫生,你點知㗎?我啲朋友個個都話我硬頸、固執,性格敏感,唔識變通,我知我係好執着㗎,不過我又改唔到喎……」
「咁你除咗執着之外,係咪又要求好高?樣樣都要完美呀?」醫生又問。
「係呀,我好緊要乾淨㗎,嗰日咪就係因為個女幫手做家務,吸完塵之後個吸塵機放得唔好,就係因為咁而衝突囉,我知我係要求好高,又成日話人,不過我覺得啲問題係啲藥唔啱喎。」
過去十年,不同的醫生也嘗試幫C換藥,不過卻沒有幫助,因為最大問題是,C雖然知道自己是執着和要求高的性格,卻看不到自己的性格是抑鬱的首要源頭,不過,幸好C的朋友過去一直不斷提醒她,當她聽到醫生說十年來無法斷尾,是因為自己的固執性格後,終於立定決心將性格改變過來。
其實每個人也像C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太理想的性格,到了四十多歲,正是「執一執」自己性格的最佳時間,年輕時衝衝衝,未必看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到了五、六十歲,可能已經塵埃落定,腦筋也硬了,性格也難再改變,反而四十多歲,腦筋還比較靈活,撞過板,明白到自己性格缺陷帶來的問題,所以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替自己性格「執一執」的黃金時段。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