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低 港人明年料實質加薪0.6% 團體轟僱主趁疫打劫

亞洲最低 港人明年料實質加薪0.6% 
團體轟僱主趁疫打劫

【本報訊】特區政府抗疫失敗,導致大批打工仔被裁員及減薪。跨國人力資源顧問機構的最新調查顯示,本港僱員明年料可平均加薪3%,但扣除通脹後,實質薪酬加幅僅0.6%,不但跑輸疫情較香港嚴重的新加坡,更是亞洲區最低。機構又預期,本港僱員薪酬加幅需兩至四年才可回復疫情前的水平。

跨國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昨發表「2020/2021年度薪酬趨勢調查」,調查在今年8月至9月進行,共收集68個國家的370家跨國企業的資料。

回復疫前水平或需時兩年

調查顯示,今年全球僱員平均加薪2.5%,當中香港平均加幅為2.1%增長,四成僱員要凍薪,增幅較去年的4%減少一半,亦低於亞太區平均加幅3.2%。在扣除通脹後,實質加幅更只有1.4%,較去年多出0.4個百分點。調查預測,由於疫苗明年可能推出,本港企業對經濟前景仍審慎樂觀,預期明年僱員有望加薪3%,不過仍有兩成半僱員要凍薪。扣除通脹後,實質加幅更只得0.6%,是近五年最低。

ECA International亞洲區域總監關禮廉指出,預期明年亞太區平均薪酬增長將躍升至4.3%,扣除通脹後實際增長為1.7%,香港的加幅將是亞太區最低,不但跑輸成功抗疫的台灣,亦低於有逾5.8萬人確診的新加坡,原因是新加坡的通脹率一直處於低水平,去年甚至出現通縮,故僱員實質加薪幅度相對較高,明年預期有2.7%加幅,全球位列第三。澳門疫情雖比香港輕,許多酒店和休閒行業因關閉邊境而受到嚴重影響,今年澳門公司凍薪比例高於其他地區,但預期明年加薪幅度會回升。

關禮廉續指,今次全球受疫情影響,經濟何時復蘇需視乎疫情和各地通關情況。雖然香港與新加坡達成旅遊氣泡,但兩地人口少,對帶動經濟的作用未必顯著,若香港做好防疫工作,逐步通關,尤其恢復與內地通商和市民往來,相信有助經濟復蘇,但僱員薪酬加幅料仍需兩至四年才回復至疫情前水平。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指出,香港薪酬增長遠遜於其他同樣受疫情影響的地區,反映有部份香港僱主的經營狀況未必真的很差,只是趁火打劫,乘機大幅壓低薪酬及福利。情況與2003年沙士時相似,當年僱主也是乘機取消雙糧及將工作外判,但當經濟反彈賺大錢,卻無恢復舊有薪酬福利,令僱員長期受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