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醫護界反修例後受盡政府清算,自由黨主席張宇人趁民主派議員總辭機會,於立法會提出動議,要求政府輸入非本地培訓醫生,並獲建制全力支持,何君堯更將輸入醫生扯到效忠問題,指若有人企圖阻止政府,「我一腳踢咗去大西洋」。熱血公民鄭松泰質疑建議想為醫護界「換血」,議案在建制支持下通過。
民主派及醫護界一直反對政府輸入非本地培訓醫生,擔心為輸入內地醫生大開中門,但現時立會非建制議員只剩兩人,再無反對聲音,張宇人提無約束力議案,要求政府盡快制訂新機制輸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張發言時不忘批評民主派,不點名批評遭人大DQ的公民黨郭家麒,指一些身兼醫生的前議員因政治原因反對其議案,無視基層及對不起選民,強調有多年經驗海外專科醫生對專科以外知識已經生疏,要求他們再考試才能執業是強人所難。
建制黨派包括民建聯、新民黨均表示支持動議,何君堯發言時更將問題上綱上線,將輸入醫生、醫委會執業審批權扯到是否效忠問題上,認為不應「無啦啦」將審批醫生執業權力交予醫委會,又引用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昨表明香港實行行政主導、愛國愛港,「中間有人阻住你(政府)嘅,我一腳踢咗去大西洋」。對於有意見認為引入海外醫生言語不通問題,何竟反駁說:「(病人)病咗昏迷都唔使溝通啦!」
面對建制一面倒圍攻,醫學界陳沛然發言時反駁,香港醫生與人口比例低,一方面因政府將公共資產私有化,令公屋醫生捱不起貴租,另一方面政府調整公務員薪酬時刻意忽略醫管局,可見「制度上出咗問題」,又指外地醫生要先考試才能執業,「外國都係咁」,強調當局應考慮的是如何改善環境來挽留人才。
而熱血公民鄭松泰發言時則批評張議案「有少少趁火打劫」,質疑該議案是想為醫生人手「換血」而非「輸血」,認為本地醫生人手不足的說法十分值得商榷,醫護除要面對公營醫院環境差,更要面對制度惡劣、醫管局腐敗及政治上的清算。
但鄭的發言引來張宇人猛烈反擊,批評鄭「見死不救、草菅人命」,將民生問題政治化,又斥郭家麒和鄭松泰均是新界西議員,籲新西選民「認清楚」兩人,又同時攻擊陳沛然,強調並不否定考試,但若陳、前醫學界議員梁家騮和醫學會會長蔡堅也參加考試並合格,「我就話佢啱,(否則)考唔到要吊銷資格」。
食衞局長陳肇始回應時稱,港府就醫生人手不足的嚴峻情況着急,指政府認同要探討不同做法,以紓緩醫生人手不足問題。最後議案在分組表決下,以合共37票贊成、2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