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推行近兩年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每月平均約有200萬人受惠,補貼總額逾35億元。但由於計劃不設審查,2萬多名正領取就業交通津貼的市民,亦可再領取公交費補貼。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承認,兩個計劃可能出現雙重補貼情況,會探討可行的改善方案。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早前表明,反對降低2元長者乘車優惠的年齡門檻至60歲。她昨在立法會繼續「咬住唔放」,提出書面質詢,指政府現時推行多個與交通費相關的資助計劃,若降低有關門檻,政府如何避免沒有經濟需要的市民享有雙重或三重福利。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書面回覆時稱,據運房局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每月平均受惠人數約200萬,涉款約1.6億元,至今總補貼額超過35億元,行政費約為8,900萬元。
他又表示,截至今年10月底,2020/21年度有逾2.1萬人獲批個人鼓勵就業交通津貼,涉款8,070萬元,2019/20年度則約有2.5萬人,總津貼額約1.57億元。由於公交補貼計劃不設經濟審查,獲批交津的市民若每月公交開支超出規定門檻,亦可再領取補貼,該門檻原為400元,今年7月至12月因應疫情放寬至200元。當局會密切留意可能出現雙重補貼的情況,會探討可行的改善方案,確保善用公共資源。
至於2元長者乘車優惠,羅致光指受惠於2元乘車優惠的人士,其實際公共交通費用開支一般不會超過補貼計劃的每月開支門檻,因此不大會出現所謂雙重補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