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毒危機】
【本報訊】政府昨日開始接受在粵澳的港人網上申請「回港易計劃」, 以便下周一起返港後獲豁免14日強制檢疫,首日即有近9,000人預約返港。政府透露,正積極考慮擴大計劃,逐步有序地容許身在廣東、澳門及其他內地省份的人士抵港可豁免強制檢疫。據悉,當局冀最快下月推行。有專家擔心旅客在旅程中有交叉感染風險,一旦內地疫情暗中逆轉而未被察覺,將增加本港爆疫的機會。
根據《星島日報》消息指,政府預期透過「回港易計劃」返港的港人數以萬計,可能在隨後兩星期「回來已七七八八」,政府有條件研究擴大「單向免檢」,放寬從廣東省或澳門來港的內地居民,在抵港時獲豁免14日強制檢疫,冀最快下月可落實。鑑於內地多個省市已「清零」,政府將進一步探討放寬其他內地省市回港的香港及內地居民抵港可豁免強制檢疫14日,屆時會研究台灣是否納入放寬之列。據悉,相關獲豁免的內地人來港前要有陰性檢測證明。由於內地要求香港「清零」,才能全面恢後通關,政府預計來港的內地人未必很多。
政府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政府會考慮「回港易」計劃11月23日起實施運作情況等因素,研究下一步的安排,包括考慮逐步有序地容許身在廣東、澳門及其他內地省份的人士豁免強制檢疫前來港。而截至昨日下午五時,經「回港易」計劃網上預約下星期一至日的總人數超過8,900人,其中擬使用深圳灣口岸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申請人分別有約7,800人及1,160人。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單向免檢」考慮重點並非旅客來源地風險,而是他們在旅程中的交叉感染風險,「旅客喺旅程中喺交通工具、口岸等接觸好多人,有可能暴露喺不同傳播源頭」。雖然以來源地風險評估,從廣東省及澳門來港的人士對本港構成輸入個案的風險相若,但不能完全排除輸入個案的風險,而病毒檢測亦不能百分百阻止輸入個案。若措施擴展至其他內地省市,情況會更複雜,當內地疫情暗中逆轉而未被察覺時,可能已有個案輸入香港,他認為必須設有來港內地居民的人數限制,以免增加累積風險。
梁子超又指出,為防輸入個案,內地當局一直呼籲民眾不要外遊,而本港一日未清零,內地對本港疫情有一定顧慮,料不會批准太多內地人來港,「如果做唔到14日清零,一廂情願,對方仍然有顧慮,有機會造成香港輸出個案,引致兩地人民矛盾,講到尾(香港)都係要控制好本地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