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概股再遇美國政策陰霾。外電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計劃在今年底前提議一項新規例,加速將不符合美國審計規則的中資股除牌。分析估計,長期被指未符合監管標準的中概股將成為新規例下的主要受累對象。
中國一直拒絕讓美國上市企業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檢察員,審查阿里及百度等在美上市中資公司的審計底稿,此問題已困擾美國監管機構十多年。隨着中美緊張關係再惡化,加上瑞幸咖啡、愛奇藝、好未來教育等中資企業接連被指賬目存有問題,逼使美國加緊處理。
據報SEC正草擬建議書,要求未來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聘用符合PCAOB標準的審計機構,作第二度審核。另外,SEC予紐約證券交易所及納斯達克交易所承擔,要求其遵守審計核查的責任,包括禁止中國公司來美上市,而正上市的公司將有數年寬限期滿足新要求,否則被除牌。
自8月份起,SEC加快推進對中概股的監管工作,當時特朗普的金融市場工作小組亦敦促監管當局盡快通過一項新限制措施,該措施最快有望在2022年生效。惟SEC此舉並不尋常,因美國大選後多數的政府機構均停止發佈重大新政策,尤其是有新黨派上台;新規例亦不可能在特朗普任期1月20日結束前敲定。由於SEC主席克萊頓已計劃今年底卸任,料此工作仍要交由拜登當選後指定的SEC新主席處理。
除牌陰霾下,大型中概股個別發展,截至晚上11時,阿里跌1%、拼多多跌0.8%、京東跌1.3%、蔚來跌4.4%、百度升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