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10年,香港球壇曾出現過一些國腳級著名球星,南華有畢特和基士文,傑志也有曾奪世界盃金球獎的烏拉圭國腳科蘭。老實說,這些黃金期已過的球員對球隊整體實力未必有明顯幫助,但確實對球會宣傳上和球賽吸引力方面有不少正面幫助,如此一來起碼會有球迷會為近距離接觸球星而入場,對整體香港球市都有正面影響。
今季港超聯新設的「超級外援」名額議題也極具討論性,這項決策原意希望鼓勵其他球會像南華、傑志一樣,引入一些名氣較大的球員令球賽可觀性增加,希望能吸引更多球迷入場。可惜「超級外援」資格門檻偏低,基本上目前香港部份外援已符合「超級外援」資格球員,那麼球會根本不需要大灑金錢聘請有名氣的球員,因為要找符合資格的外援實在是有太多選擇,倒不如減少一個外援名額換取本地球員有更多的上陣機會,這些可反映到足總決策上的缺陷,構思雖好但執行上仍有很大進步空間,如能將要求提高會更好。
球迷角度固然希望球隊能有球星助陣,但贏波才是最重要。愉園今季脫穎而出,菁英盃率先提早1輪殺入4強,兩位新加盟的尼日利亞前鋒羅拔奧度和艾迪比帝名氣雖小但作用頗大,上場菁英盃分組賽這對「黑雙煞」首度同場正選表現搶鏡,助球隊大勝晉峰6:1,其中羅拔奧度更大演帽子戲法。這位非洲黑豹身體質素極強,爆發力驚人,第一次看他比賽已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有時足球比賽不一定要靠名氣,有實力的亦能吸引球迷入場支持。
陳偉豪 前港隊隊長
周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