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律政司昨舉辦《基本法》頒佈30周年法律高峯論壇,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力撐人大常委會DQ立會議員決定是「立規明矩」,又明言香港民主自由核心價值之前,要先加上「愛國」,更直指要「改革」香港司法,出席的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重申香港沒有三權分立,要法官及司法機構日後要對「大局的利益」有更多發揮。有法律界人士憂慮,政權「一定會郁」司法界,「方法可以好過態」。
論壇昨以網上直播舉行,張曉明透過視像致辭時提到香港輿論有些說法流傳已久,如指人大釋法是干預高度自治、破壞司法獨立等,批評這些說法是對一國兩制缺乏全面準確認識,誤導公眾,認為已到正本清源的時候,又指有人以「香港最黑暗的一天」、「法治已死」等形容香港情況,屬「陳腔濫調」,更語帶不屑稱批評是「開新局的背景音樂」。
對於外界批評人大常委會透過「決定」僭建立會議員標準,張力撐「決定」是「立規明矩」,「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直言「說愛港亦要講愛國」,認為香港談及「民主、人權、自由」等核心價值前,要先加上「愛國」一詞。
張又指,要將《基本法》當作「活的法律」,通過立法解釋可放大其適應性,又點名引述前終審法院常任法官列顯倫稱「是時候進行司法改革」,指近日香港社會圍繞司法改革有熱烈討論,認為這些局中人聲音值得全社會,特別是香港司法界重視,直言司法制度與時俱進改革並不影響司法獨立。
除了張提出要整治法律界,出席同一論壇的譚惠珠發言時,強調香港不存在「三權分立」,只有「三權分治」,又認為香港不存在司法獨大,反指一些法官「太浪漫」,令一些人覺得在司法獨立下甚麼也可以,即使量刑也沒有阻嚇作用,更要求法官和司法機構,日後對於「大局的利益」有更多的發揮。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弘毅就為釋法護航,指人大常委會釋法不影響香港司法獨立,認為司法獨立在港有制度性保障。
基本法委員會原主任喬曉陽發言時指,去年修訂《逃犯條例》事件引發的抗爭愈演愈烈,突破一國兩制底線,北京在「忍無可忍,再忍下去就要犯歷史性錯誤」下推港版國安法,又指近日人大常委會DQ立會議員決定也是出於同樣道理。
公民黨主席、資深大律師梁家傑認為,張借列顯倫之口說要司法改革,目的是收窄法庭限權,相信將針對司法界作整頓:「喺中共眼中最大嗰隻攔路虎,令佢唔能夠為所欲為,就係香港嘅司法獨立、法治精神同埋制度」。他指行政、立法已是政權「囊中物」,司法被整頓只是時間和方法問題,「佢一定會郁,方法可以好過態,例如大律師、律師由政府發牌,唔畀你自律,由政府管,仲可以將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委任何君堯呢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