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新一輪要求改革君主制的抗爭活動持續四個月,至昨日演變成流血衝突。首都曼谷有示威者衝擊軍警防線其間,遭軍警以水炮和催淚彈鎮壓,及後更傳出有人開槍。路透社引述一間醫療中心消息表示最少有41人受傷,其中五人身上有槍傷,施襲者身份暫時未明。
泰國局勢的焦點昨天返回國會,參眾兩院一連兩日聯合審議並表決七份修憲草案,當中包括由公民團體iLaw提出、觸及王室改革的方案,雖然早已獲10萬泰國人聯署力撐,也是抗爭者的主要訴求之一,但幾乎肯定會被總理巴育控制的國會否決。
泰國國會似乎仍屬意成立一個新憲起草委員會,好讓巴育政府可以有藉口繼續拖延時間,瓦解正如火如荼的街頭抗爭運動。反政府示威者基本有兩大憲改訴求:廢除巴育在軍政府期間制訂的現行憲法,還政於民;落實真正的君主立憲,限制近年急速膨脹的王權,但兩個訴求都損害既得利益者,難以在建制內取得共識。
國會召開前,親王室組織「忠誠泰國人」在外面抗議,他們反對所有修憲主張,認為修憲等同廢除王室,絕對要不得,又批評抗爭運動是勾結外國勢力,試圖破壞泰國云云。消息指,政府支持者及示威人士在國會附近發生衝突,雙方互相擲物,但防暴警察未有阻止,國會議員下午坐當局安排的船隻離開。
大批反政府示威者後來在國會外當局架設的禁區範圍,遭泰國警方施放水炮和催淚彈鎮壓,有戴上頭盔面罩的示威者一度把催淚彈擲回警方陣地,抗爭組織「自由青年」(Free Youth)在Twitter發放有學童受傷的照片,形容防暴警察是「獨裁者的走狗」。當局初時報稱最少有九人受傷,但人數入夜後急增至逾40人,路透社更引述醫院消息指有人身上有槍傷。有網民在社交媒體上指控軍警以實彈射擊參與示威的學生,亦有人指是黃衫軍所為。
泰國的街頭抗爭運動今年7月重燃,提出總理巴育下台、改革皇室和制定新憲法等主要訴求,連續多個月都有民眾上街,與軍警之間的衝突亦逐漸升級。巴育曾向反對派釋出善意,釋放多名被捕的學運領袖和同意商討修改憲法,惟未獲反對派接受。示威者多個月以來仿傚香港以無大台方式展開街頭抗爭,自稱為奶茶聯盟,與香港和台灣爭取民主的人連結。
路透社/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