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魔鬼山,往藍田方向走大約半小時,就會到達五桂山。此處是藍田居民的後山,四通八達,單是藍田公園已有幾條不同的路徑上山。五桂山的山徑不算陡峭,沿山脊走只需緩緩的上坡,下山雖然略為斜,但絕對談不上困難。十多年前,山徑主要是沙泥路和石梯,闊度大約1.5米,兩邊長滿灌木,近年山徑卻變得不一樣了,失去了從前的天然,景觀亦大不如前。
五桂山上,隨時可見建築廢料和大型塑膠,有人還用石塊或木板製成了梯級,每一級寫下了由誰捐助、何時建成等。一邊往上爬,就能發現各式各樣的材料,膠筒、瓦片、地毯、背包,甚至連汽車泵把也有,物料層出不窮,充滿創意。
Vivien不時會到這一帶觀察,發現人們帶不同類形的廢料到來僭建山徑,問題就出現了,「好似呢種膠地毯,曬得多就會分散變成微膠粒,沖到溪澗會污染水源,如果修徑嘅人唔定期返嚟保養,就會好似𠵱家咁爛晒」。但即使恒常回來保養,被沖散的膠粒,亦不能被復原,事實就是修徑之人沒有妥善處理,容許這些塑膠廢料繼續留在山上。
她指很多人都是手上有甚麼材料就帶上山,變相把城市中的廢物,直接帶入郊野,例如用直角鐵片卡着木板,但木板被水沖去,就露出鐵片,還有碎了的瓦片,短短兩公里的山徑,危機四伏,若滑倒,很容易被鐵片或碎瓦片所傷,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五桂山這一段情況惡劣,僭建山徑的材料成為了垃圾,而且原本大約一米半的山徑,幾年前已被開闊成兩米多,半邊梯級上的字已模糊,另一半本是石級,石級板上寫着2020年,看來是近月才被加建。在行山人士眼裏,這段路的闊度,本來就已足夠,現時卻被強行擴闊一倍,不只是多此一舉,更增加了風險,建梯級的人沒有做疏水的工程,當梯級上的泥土被沖刷後,凸出來木板就很容易絆跌遊人。
僭建山徑的初衷也許只為方便行山人士,但沒有使用正確方法和合適材料,好心隨時做了害人的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