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決策不確定性正在上升(劉細良)

中共決策不確定性正在上升(劉細良)

越熟讀中國歷史,人的判斷力就會越倒退。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在王朝由盛轉衰時,總不外乎是宦官、外戚、軍閥、奸臣亂政,大家只要回心一想,為甚麼專制獨裁皇權總是受人誤導擺佈,這就是中國儒生文人的虛偽,他們撰寫的歷史記錄,是為了保住皇權的威信,於是責任就去了奸臣太監身上。同樣,今日中共也為保住絕對領導「永遠偉大光明正確」權威,責任就分派給官僚。

觀察中共近期的決策,越來越具專制皇權人治色彩。巨企螞蟻金服香港上海IPO計劃最後關頭被官方煞停,事不尋常。《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馬雲10月底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峯會上批評中國的監管扼殺創意,「好的創新不怕監管,但是怕昨天的方式去監管」,又指「(中國的問題)不是系統性金融風險,因為中國金融基本上沒有系統,而是中國是缺乏金融系統的風險」。報道指,馬雲公然批評國家政策,被認為挑戰中共權威,習近平收到馬雲演說的報告後,與中共一眾高層大為不滿,習更要求中國監管機構立即調查螞蟻集團,最終導致總值340億美元的上市計劃泡湯,報道指不清楚到底是習近平抑或其他中共高層首先提出叫停上市,其實,還有誰會認為自己權威受損不惜代價對付螞蟻?難道會是財金官員有此權力?

絕對權力下的朝令夕改病

至於香港DQ四人,出爾反爾,連建制派也不知何事?三個月前延任安排,三個月後推翻,三個月前不是放風說林鄭希望原班過渡,力排眾議,建議獲得中央領導人首肯嗎?殊不知又是林鄭此人,三個月後提請人大常委會DQ四人,前後矛盾之極,中共決策已經去到完全沒有理性邏輯可言!是否又有人向中央領導滙報這三個月泛民議員在立法會內點人數拉布,領導人認為黨絕對權威受損而下旨驅逐泛民出議會呢?中聯辦港澳辦等官僚,相信也不至於這樣無能吧,如果有心誅滅「反對派」,三個月前DQ四人,其餘自然難以留任,何須出爾反爾呢?

獨裁人治社會天威難測,古代以「奸臣誤國」為皇帝開脫,現代則以「低級紅高級黑」掩飾領導決策失誤。這種決策出爾反爾現象,估計隨着國內經濟環境惡化、國際環境孤立而不斷出現。有評論認為是中共內部權鬥激烈所至,螞蟻上市問題上還有可能,香港問題應該沒有甚麼兩條路線之爭。相信出爾反爾是絕對領導權力下的病症,在毛澤東權傾朝野時也反覆出現,「糾左」忽然之間變成「反右」,大躍進失敗餓殍遍地,而毛還擔心糧食太多在倉庫中爛掉。絕對權威下,一人的想法會左右大局,至於執行的官僚,為了保住烏紗,會揣摩上意刻意逢迎,一邊歌功頌德,表示形勢大好,一邊諉過於人,製造新的矛盾,掩飾自己過失。

從螞蟻上市及香港DQ所見,這種情況過去鮮有發生,中共決策的不確定性正在提高,當中美角力升溫,隨時會因為個人因素,影響了對形勢的研判,出現更嚴重的衝突,包括地區軍事衝突。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