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力度】距離下屆美國總統交接僅約十周,特朗普政府高層官員向美媒稱,特朗普將在本屆任期完結前推出一系列對中國強硬的政策,特別在新疆及香港問題上推出更多的制裁,迫使拜登就算接任下屆總統,亦難以扭轉特朗普定下的中國政策。可是,美媒《華盛頓郵報》分析,拜登雖高舉人權,但他上任後的首要目標顯然是內政,「對於香港而言,(美國)伸援的日子可能還遙遙無期。」《紐約時報》引述接近拜登團隊的消息稱,拜登是否撤銷特朗普時期的強硬政策,將取決於中國未來是否仍然強硬應對南海、台灣及香港問題。
美國新聞網站Axios引述美國政府高層人士稱,特朗普政府將在未來十周,計劃制裁更多中國企業、中共組織,以及制裁更多在新疆及香港損害自由的政府高層,政府亦會提出更多新疆強迫勞動的問題,並加以打擊。特朗普過往多次對台售武及大打「台灣牌」,包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台灣不是中國一部份」,但報道引述高官稱:「不要期待在台灣問題上有更大更新的舉動,亦不要期待會關閉更多中國大使館。」
消息又透露,一些高級官員正商討將更多與中國軍方有關的中國企業列入國防部清單,如上星期已決定制裁31間中國大型公司,禁止美國國民投資。最新美國考慮在高競爭的漁業着手,打擊一些使用強迫勞動的中國漁業公司。文章解釋,強迫或免費的漁業勞動不止是人權問題,亦可以給予中國漁業在地緣政治上取得優勢。過往外媒多次指摘中國漁業違規到遠處作業,久而久之佔領部份海域。
在官員的升遷上,特朗普政府亦尋找一些對華強硬派學者,把他們晉升到更高級的位置。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尤利奧特(John Ullyot)向Axios稱:「除非北京改變他們的行徑,變成全球的一個可靠角色,否則未來總統決定改變現屆特朗普政府的歷史性舉動,很可能變成一種政治自殺」。拜登團隊目前拒絕回應報道。
美國對外貿易委員會主席葉沙(Rufus Yerxa)指,現時他們擔心特朗普政府採取草率決定,導致美國未來及全球不穩,但他稱拜登一旦上場,可用行政命令扭轉特朗普的政策。《華盛頓郵報》分析,拜登會遵守特朗普強硬應對中國科技的做法,但會更多尋求盟友協助。在香港問題上,該報指講人權的拜登或許更強硬應對中國,但香港問題並不是首要,援助香港可能是遙遙無期。
中國官媒日前用「人渣」及「搞屎棍」來形容蓬佩奧,指摘其圍堵中國行動,但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回應美國將作出更多制裁時,用詞卻非常平淡,他僅稱:「中國歷來主張是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中國也敦促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中國商務部亦回應美國制裁31間中國公司,稱「美方罔顧事實,認定中國有關企業為軍方控制企業,既缺乏依據,也不符合法理,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Ax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