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原訂昨日就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審議港府參照《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提交的報告召開公聽會,上周四卻突被該委員會主席周浩鼎借疫情取消,僅徵集書面意見。原本有份出席公聽會的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民權觀察及人權監察召開記者會,民權監察創辦人沈偉男指過去一年的抗爭運動令公眾關注警權等人權議題,形容該公聽會為歷來最重要的會議,對周取消會議感十分遺憾,考慮與其他團體舉行民間公聽會。
沈指民權監察原已準備意見書,就過去多次示威中警方使用武力的準則、配備武器等大眾關心的議題質詢政府,惟因公聽會被取消無法親自提出,強調「書面意見係比唔上(當面質詢)效果」。他指昨日多個會議均讓公眾旁聽,即使擔心疫情也可延後舉行,對委員會主席周浩鼎一刀切取消會議感遺憾。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項目經理林祖明提到,《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涵蓋領域廣泛,以往公聽會有關性傾向、少數族裔等團體出席,認為「取消公聽會令民間聲音某程度投閒置散」。
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批評「立法會今次係自我閹割,廢除佢哋可以扮演角色」。他透露曾要求委員會主席周浩鼎解釋取消原因,惟不獲回覆,「完全可以轉網上,幼稚園都做得到,何況特區政府?」他提到每年政府舉行人權論壇,讓非政府組織出席會議,惟自去年1月舉行後,今年從未舉行,「論壇已名存實亡,真正溝通途徑斷咗。」
對於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於該會議上聲言政府提交第四次報告是提供機會作回應及澄清,沈偉男回應指,市民看得見去年警方濫用權力,若當局要還自己清白,應有制度保障人權,「警察冇任何問題,點解你唔可以令投訴機制更加透明、公平,中立啲?」又指考慮與其他團體一同舉行民間公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