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有錢人移民的煩惱

有個台灣家●有錢人移民的煩惱

最近有一位香港朋友告訴我,他們一家人也很想移民,但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老公在香港身居要職,月入六位數字港元。在香港,他們就是那種生活得總算無憂無慮的中產階級。生活樸素節儉,太太全職照顧孩子,家裏也沒有甚麼經濟壓力,但為了孩子的將來,他們想走了。

另一個香港朋友,兩夫妻都是在香港當私人執業醫生,每月收入更加可觀,但他們也是為了下一代,萌生移民的念頭。

有人說,有錢才可以移民,但實情可能是,本身在香港賺很多錢的,根本就很難移民。

重新開始的代價可能太大了,又或者在香港的專業資格,到外地無用武之地,就算在香港口袋很深有豐厚的積蓄,但本身又未到退休的年齡,即是在香港可以有足夠的被動收入,單靠被動收入已經可以應付全家在新地方的日常支出,收股息的、買基金的、有樓收租的……但朋友們都表示他們還未想這麼早便退休,而且畢竟一家人開支不少,在「仔細老婆嫩」的階段,還是有錢傍身,保留賺錢能力比較實在。

但是移民外地後,他們不能重操故業,一下子也想不到可以在移民後做甚麼工作?

擁有越多 怕失去越多

是不是沒錢又煩,有錢又有他們的煩惱呢?或者會有人說,如果有足夠的被動收入和積蓄,其實根本不需要移民,就是到處旅居,想去哪裏就去哪裏,也不用纏繞在繁複的移民手續中,那不是更爽快嗎?

或許,縱然是中產甚至高產階級,不愁收入不愁錢的,也不希望總是漂泊在外,人心還是希望有着落,雖說不上落地生根,但也總是希望帶着孩子找到一個安穩的地方生活下來。

朋友們問我,究竟他們是否該走?因為他們要放棄的,看來好像比一般人更多。

我們沒有這份福氣,當初移民時就是無工一身輕,本身就是全職爸媽,本來就想重新出發,從零開始,所以讓我們豁出去的勇氣更加大,身上也沒有太多包袱。有時候擁有的太多,就越難放下吧!

這的確很難取捨,雖然說移民不只是看錢看身家,但一家人柴米油鹽確是最現實的考量,在香港這個高消費的社會,中高產階級的家庭,往往已經習慣了兩個工人姐姐、私人司機左右侍候,就算是移民台灣也好,或是移民歐美國家也好,一家人的生活難免要從零開始。

一切歸零 十年後再碰洗衣機

最近有剛移民來台灣的香港朋友笑說,移民後沒有工人姐姐幫忙做家務,一到埗台灣,他便要學習自己開洗衣機,這令他猛然想起,他上一次碰洗衣機的時候,已經是十年前孩子還未出生的時候。自從孩子出世後,家裏就出現了工人姐姐,從此家務就不再跟他有關係,現在移民後便要「馬死落地行」!

其實移民到哪裏也好,人不再年輕,要有重新來過的勇氣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移民就是一個「give and take」的過程,高山低谷,有歡笑也有眼淚,這個幾乎是必經的過程,人生難得可以歸零開始,只有家人齊整健康的在身邊,突然覺得已經沒甚麼好怕!可能最後能夠成功移民的,都是看心態,不是看口袋有多深。

Cass(King Kong 媽媽)

八十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二○一七年五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着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