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報道│對於一眾打工仔來說,邁向財務自由可說是人生的重要目標。財務自由,就是被動收入大過日常開支,即使因疫情被裁或不想工作,也不會手停口停,仍然能維持正常生活。然而,究竟要如何實踐、月賺多少錢才能做到財務自由呢?
本身在投行工作的Tony和經營中小企Amy正是這方面的過來人,擁有豐富經驗。Tony曾於英國居住近十年,其後回港加入投行工作,從事財務及地產分析,對宏觀經濟及數據具敏銳觸覺。而Amy曾到英國修讀MBA,回港後做市場推廣,因熱愛歐洲,13年前決心自立門戶創立卓彥資本有限公司及其後的移民指南針。Amy說:「客戶常問我,移民後的生計怎麼辦,我都會告訴他們,要製造被動收入。但他們顯得一臉迷惘,於是我發現,原來很多人都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Amy和Tony十多年前已投資香港的自住物業、工廈及車位,其後到倫敦Zone 1及Zone 2買樓花,透過樓價升值獲利。直至7年前去英國探望Tony的中學同學,才悟出了真正的創富之道。
「他本身家境一般,非含著金鑰匙出生,我們發現他竟在英國中部擁有逾100間屋!細問之下,原來他是逐間逐間累積得來的。開始時投資幾萬英鎊,購入家附近的老房子翻新出租,再將房子按揭套現做第二間、第三間,一直儲到第一百間。他的被動收入已超越了支出,獲得了財務自由。這跟我們以往追求增值的想法很不同,買樓搏升值是做不到正現金流的。」
Amy和Tony受英國朋友的創富故事啟發,隨即改變沿用多年的投資策略,並報讀當地物業投資課程,學習成為專業投資者。只短短幾年,他們已擁有逾100個房間,分別位於英國中部(學生公寓及HMO)、蘇格蘭(服務式公寓及出租物業)和威爾斯(出租物業),每月賺取的總被動收入達港幣六位數字。
Tony解釋,英國有問題物業多達70萬間,部分是荒廢多年,屋主沒錢去翻新的。由於英國房屋需求大,只要做好市場研究,選對物業,不愁翻新後找不到租客。最初開始時,他們是做Buy to Let (BTL),即購買一些條件不適合居住、低於市場價值的荒廢排屋翻新,然後租給一戶家庭。其後累積了一些經驗,就翻新作分間單位(HMO),即合法劏房,分租給8至20個住戶。「因為HMO的租金回報比BTL可觀得多。英國政府對套房的面積、消防設備、窗戶、隔音等條件有法例規管,符合資格才獲發牌照,當中需要專業知識,去跟政府部門溝通,所以上堂進修,裝備自己成專業投資者非常重要。」
Tony通常都會揀選距離大城市半小時車程內的小鎮,因其交通便利,客源相對充沛。如他們有一物業在英國中部Wakefield,步行10分鐘內可到火車站,乘火車到Leeds只需25分鐘。它經當地合作夥伴轉介,前身是一間百孔千瘡、荒廢十多年的酒店,6,000多呎只售95,000英鎊。物業翻新後,每月淨租金收入4,000英鎊,同時Tony再去銀行估價,翻新後的物業估值為50萬英鎊,他透過按揭套現全部成本,將資金投資下一個項目。
HMO項目後,他們挑戰更高難度的短租服務式公寓及學生公寓。Amy說:「我們做中型的學生公寓,房間約三十多間。要成功,不只選址要鄰近大學,經營策略、控制成本及完善管理也是關鍵,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很多人都會問,究竟需要月賺多少才做到財務自由呢? Amy建議,可先以個人基本開支作被動收入目標,其後,去接受訓練提升正確財務知識、學習找有潛力的房子及建立自己的團隊。如目標是月賺港幣$20,000可選擇做五間BTL或兩間HMO。
Amy坦言,有些人不了解他們的投資方式,誤以為他們在炒英國樓,事實不然:「我們只購買一些當地人不要、低於市價的荒廢物業,改建為它增值,給物業重新賦予生命。也有人質疑,如果咁好做,為什麼英國人不去做?事實上,當地有一班本地專業投資者在做同樣的事,我們跟他們一樣,只是各有各做。」
Amy最後表示,其公司並非物業代理,只因他們已達到目標,遂希望將這套理念分享出去,影響更多決心擺脫打工生涯的朋友。「用英國磚頭創富的難度並不是投資入場門檻,而是專業知識。其實大家都可複製這些方程式,跟我們一樣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Amy與Tony都已經達到自己的目標,把自己的經驗和大家分享,希望其他人亦可複製他們的成功方程式,大家一同達到財務自由。
1小時創富秘笈大公開
日期 : 11月22日(日)
時間 : 第一場 上午11時至正午12時 / 第二場 下午4時至5時
地點 : 中環東昌大廈
報名即登入 : https://bit.ly/34IdFEG
-----------------------------
掌握理財智慧 感受生活品味
investMAN全新網頁 優雅登場
-----------------------------
部署退休 輕鬆達至財務自由
點擊即睇《退休理財天書》
-----------------------------
【全球樓行】 Dream House零距離
屬於香港人的移民攻略
-----------------------------
支持蘋果深度報道,深入社區,踢爆權貴,即Like蘋果專題及調查組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