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一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4239)今掛牌,多間券商及銀行昨提供暗盤市場。昨日券商暗盤最高收市價103.35元,較發行價高3.35%;以最多獲派四手計,共賺1,340元。滙豐及中銀香港的賣出參考價分別為102.9375元及102.5元,相當於升2.9%及2.5%,略低於券商。
市場普遍預期今批iBond首日掛牌最少見103元,較樂觀的預測為105元。分析指由於昨日暗盤普遍價格約102至104元,未見驚喜,不少投資者偏向觀望走勢,未必在首日掛牌時做決定。
參考歷年iBond首日收市價,僅2011年批次高達106元,收報106.7元,單日升6.7%;其餘年份推出的iBond,首日收市價介乎103.15至105.5元,相當於3.15%至5.5%升幅。
iBond於耀才暗盤最高見104元,收報103.35元,升3.35%,每手賺335元;於輝立最高見103.8元,收報103.25元,升3.25%,每手賺325元。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指,過往不少MPF基金都會在市場追入iBond,以滿足需要持有一定水平港元資產的監管要求;iBond派息與通脹掛鈎,機構投資者難以在市場覓得同一信貸級別及回報選擇。不計未來三年通脹有可能回升,若機構投資者以暗盤價103元買入,持貨至到期,總回報有2.9厘,年均有約0.98厘保證回報,相較同期外滙基金票據僅0.2厘回報為高。
獨立股評人聶振邦指,債券波動一向遠遜新股,iBond昨暗盤價「算是理想」,並指由於以銀行認購的投資者「冇咁熱衷炒作,交易頻率亦較低」,故銀行價格波動性不及券商。部署上他建議短炒者首日可先沽出債券,於股市捕捉更高回報;中長線則可博通脹回升,「本港通脹一向低於市場平均的3至4厘,若一、兩年後由現時2厘升至該水平,總回報可達8至10厘」;未有貨可待債價回落至101元或以下才入市。
昨日暗盤市場還有兩隻新股,金科服務(9666)與上坤地產(6900)表現分化。於輝立交易場,金科服務收報45.5元,較招股價44.7元高1.8%,一手賬面賺80元;上坤地產收報2.25元,較招股價2.28低1.3%,一手賬面蝕60元。
市場消息指,高瓴資本有份投資的內地洗衣液一哥藍月亮昨啟動上市前路演,計劃集資10億美元。恒大(3333)旗下恒大物業及京東(9618)分拆京東健康,亦同樣開始上市路演。外媒報道,前稱歡聚時代的歡聚集團考慮在港第二上市,擬集資5億至10億美元。內地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和鉑醫藥計劃本周尋求通過上市聆訊,擬在港IPO集資約2億至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