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飲惜食●營養價值低?環保好選擇? 加工添味 解剖植物肉

識飲惜食●營養價值低?環保好選擇? 
加工添味 解剖植物肉

植物肉近年掀起熱潮,各式餐廳甚至超級市場也可以找到它的身影。一包包血紅色的植物肉碎,相信大家對它的製造、味道及製作等也有不少疑問。我們找來營養師及環保團體代表,為大家拆解植物肉的種種問題。

加拿大註冊營養師劉兆鳳(Michelle)指植物肉主要分兩種,一種主要以植物蛋白製成;另一種是於實驗室中,以動物幹細胞培育的培育肉。現時在市場上可見的,大部份也是以植物蛋白製成的植物肉。至於植物蛋白,廠商一般由豆類如大豆、豌豆,或是穀物如白米、小麥中提煉,再以加熱、冷凍、加壓等技術重新組合成植物肉。

聽下去與齋舖的素肉相似,不過這些新式的植物肉添加了不同的營養素,而且一般經過基因改造,務求令其口感更像真肉。售賣時更是生肉的狀態,需要雪藏,而且室溫擺放太久會變壞,煮熟後也會由紅色變熟透的顏色。由於涉及科技,因此也有人稱之為人造肉、科技肉,甚至未來肉。

以李嘉誠及Bill Gates也有份投資的美國公司Impossible Foods為例,產品從大豆根部抽取大豆血紅蛋白,經過基因改造成血紅素酵母,再將這種酵母發酵,過程像釀啤酒一樣,製成植物血紅素,令植物肉有肉味的分子。

植物肉近年成為飲食界熱話,以植物製成肉類,是否如大家想像般健康又環保呢?

營養師劉兆鳳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

論環保:比吃真肉有效率

雖然市面上有不少餐廳把植物肉製成漢堡扒,不過植物肉是輕微調味過的「生肉」,因此可以再加入香料和不同材料,製成肉餅、餃子,甚至泰式生菜包等肉碎菜式。有廠商直接把植物肉調味,包裝成肉絲、餐肉等形態,同樣是生肉,必須煮熟食用。

「如果你說是以植物製造的肉代替品,基本上我們也不會反對,但有些細節要留意,例如大豆的來源,是否非基因改造的大豆和工業大豆,因為它們於種植過程會破壞環境,而且植物肉的處理、包裝等也是要考慮的因素。」綠色和平項目主任的陳可淳解釋,無論如何plant-based(植物性飲食)也會比直接食肉環保,原因是基於效率(efficiency),如果要培養一公斤雞肉,需要3.2公斤植物,但最終到達人類的身體,只是一公斤雞肉,但總共已經花了這兩樣糧食。

假設直接進食3.2公斤植物,便可以讓多幾個人吃飽,簡單來說,植物種植出來已經可以直接供人食用。如果植物肉本身是plant-based的話,我們也會視之為plant-based飲食,效率會比植物先讓動物進食,再讓人類進食動物高。但如果是真的為了環保和健康,還有更多和更好的選擇,例如沒有包裝的蔬果,或是鄰近自己居住地的來源菜、本地菜,碳排放較少,而且加工物品較少,一定較環保健康。

即使是新餐肉,也是生肉形態,必須煮熟後食用,同樣經過調味處理。

植物肉大多添加含鈉的調味劑,煮食時要小心調味,以免吸收過量鈉質。

廠商一般由豆類如大豆、豌豆,或是穀物如白米、小麥中提煉,再重新組合成植物肉。

論健康:留意添加成份

Michelle指在營養師角度,這些植物肉都是一些加工食物,當中可找到一些防腐劑、色素,甚至一些添加的營養素,許多植物肉廠商,在製作植物肉的過程,添加了飽和脂肪,例如椰子油、棕櫚油,這些飽和脂肪如果過量攝取,也會增加血液中的壞膽固醇,繼而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也是少吃為妙。

另外她也提提大家,這些植物肉大多已添加含鈉的調味劑,煮食時要小心調味,以免吸收過量鈉質,而且植物肉鐵質中的血紅素鐵,較難讓身體運用。因此建議飲食要均衡,亦可以維他命C輔助身體吸收鐵質。

大家或會疑問,想吃肉便吃肉,吃菜便吃菜,為甚麼要把菜變成肉?事實上部份廠商研發植物肉,是針對動物肉為主要競爭對手,因而仿製與動物肉相似的味道和口感,理念是想轉化全球的食肉量為食植物肉,繼而保護環境,滿足大家環保信仰。

畢竟人類會有獵奇心態,進食口感和味道像肉類,但又不是動物肉的感覺的確新奇,所以不少非素食者也會購買植物肉。假若未來植物肉可以與環保及營養環環相扣,相信其價值會更高。

味道大激鬥

我們找來市面上三款植物肉:Beyond Meat漢堡扒、Impossible Foods植物牛肉及Omnipork新豬肉,以煎肉餅的形式烹調,過程中不加入食油和調味料,邀請三位同事試食評分(每人最高5分,滿分為15分)。

有牛肉味

Impossible Foods是三款植物肉中,最接近肉的感覺。沒有豆味,真的有點牛肉味,若是盲試,肯定不知道是植物肉。

售價:$89.9 重量: 340g

12分

粒粒口感

Beyond Meat漢堡扒有一粒粒免治肉的感覺,表面一層像肉,咬下去就粉粉哋差一點。味道有點像肉,但不知是甚麼肉,說不上是牛,也不似豬,但有咬口。

售價:$89.9 重量:227g

10分

一咬即散

Omnipork新豬肉的口感明顯有點「霉」,第一口有豬肉的感覺,但一咬便散,再咀嚼的時候有豆類的味道,吃得出合成的味道。

售價:$38 重量:230g

6分

記者:周銥沁

攝影:果籽攝影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