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飛龍號升空 開啟航天商業時代

SpaceX飛龍號升空 
開啟航天商業時代

美國SpaceX公司的「載人飛龍號」太空船昨日展開首次正式載人任務,成功搭載4名太空人升空,預計今日中午便可跟國際太空站(ISS)對接。這也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首次利用商業太空船執行正式載人任務,意味着近地航天飛行正式進入商業年代。

四名太空人分別是來自美國的霍普金斯、格洛韋爾、沃克,及來自日本的野口聰一。他們把這艘太空船特別命名為「堅韌號」(Resilience),寄語大家要在2020年的逆境中,戰勝武漢肺炎疫情。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前晚在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劃破夜空,把「堅韌號」送上太空。

■搭載「載人飛龍號」的「獵鷹9號」火箭,前天順利在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升空。路透社

四名太空人來自美日

「堅韌號」在升空後12分鐘跟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起飛初段,SpaceX一度破天荒現場直播艙內太空人的情況,這是美俄從未試過的創舉,其間機艙的溫度控制系統曾出現故障,但很快已經修正過來。前往ISS需時太約27.5小時,4人會在寬敞的「堅韌號」內用膳。

副總統彭斯及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在太空中心聯袂見證「飛龍」在天的歷史時刻,他形容是「美國在人類探索宇宙上已進入新紀元」。下屆總統推定當選人拜登則推文恭賀發射成功。至於SpaceX老闆馬斯克則因為「很大可能」患上武肺,需自行迴避。

SpaceX和波音公司俱獲得NASA批出載人太空船的商業合約,但「飛龍」搶得頭啖湯,今年8月完成返航測試後,成為太空穿梭機之後,近40年來首架獲NASA認證的太空人載具。自穿梭機退役後,NASA便鼓勵私人企業承擔低軌道的太空任務,好讓該署能集中更多資源重返月球及遠征火星。

承載力大可重複使用

由商業機構開發新一代太空船,的確可以踢開許多以往的官僚羈絆,為NASA提供更多選擇,SpaceX的「獵鷹9號」和「飛龍」既可重複使用,承載力亦更大,相比起俄製「聯合號」最多只能載3人,「飛龍」卻可搭載7人,換言之,「飛龍」不但能壓縮成本,也打破了過去駐ISS上限6人的枷鎖(停泊兩部「聯合號」作逃生船)。

SpaceX預計,「飛龍」有充足運力滿足NASA的需求之餘,剩下的可投放入太空旅遊市場。太空旅遊公司公理宇宙表示,已有3名客人報名坐「飛龍」到ISS觀光,NASA曾透露荷李活影星湯告魯斯是其中一人;另一家太空旅遊公司宇宙冒險則主打「飛龍」的無重體驗之旅,但不會停靠ISS。

美聯社/ 法新社/ 《紐約時報》

■四名太空人出發前赴發射台時向眾人揮手。路透社

■SpaceX直播太空人在太空艙內等待第二節火箭分離的情況。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