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
【本報訊】藉遠足郊遊「透氣」避疫的市民要提防感染武肺風險,昨本港新增14宗確診個案,累計5,459宗確診和疑似個案。新增個案有五宗屬本地感染,當中第5457號72歲男子曾與第5433號65歲退休男子在發病前行山,兩人同住的家人亦先後確診,換言之,本港首次出現行山染疫群組,該群組累計有四宗確診,並懷疑已出現第三代傳播。
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第5433號患者11月9日發燒、咳嗽和流鼻水,翌日求醫,11月13日確診。他報稱11月7日曾與第5457號72歲男子等朋友行山,其63歲同住旺角德豐大廈的女家人(第5459號)昨亦確診,她11月11日發病,被列為本地有關連個案。
同樣昨日確診的第5457號72歲老翁,居於大埔廣福邨廣仁樓,11月11日發病,其68歲太太(第5440號)前日確診,她沒有病徵,被列為本地相關個案,懷疑被丈夫傳染。換言之,第5433號患者疑為行山群組源頭,該群組或已出現第三代傳播。
根據第599I章防疫法例,任何人在室外運動或體能活動,該項活動被視為相當消耗體力,可作為不戴口罩的合理辯解。經常行山的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留意到最近數周遠足的市民大幅增加,很多人在行山時不戴口罩,「去到郊外,(口罩)除都除唔切,人之常情」,認為遠足難以沾到附近陌生人飛沫,即使有「山友」迎面走過,接觸時間短,染疫機會甚微,「呢個暫時只係群組爆發……我估計佢哋喺遠足前或後嘅活動傳播機會仲大啲」。但他承認市民忽略戶外感染風險,提醒市民郊遊時要做足防疫措施,若遇上人多,便應戴上口罩。
另前日初步確診、源頭不明的49歲裝修工人,昨日確診列為第5446號個案,其餘兩宗本地有關連個案均是前日確診第5439號男保安員的家人,兩人11月11日發病,其中29歲女子(第5455號)發病當日仍到鑽石山鳳德社區中心上班;52歲女子(第5456號)發病後翌日繼續到太子始創中心潮.悅酒樓上班。兩人分別有數名同事被列密切接觸者需檢疫。
此外,昨日有九宗輸入個案,患者年齡介乎25至47歲,分別由印尼、菲律賓、孟加拉、匈牙利、俄羅斯及德國等國家抵港,除了第5454號33歲男子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抵港,11月13日發病,曾入住中環香港莎瑪荷李活服務式公寓之外,其他患者均無病徵,當中第5451號35歲女子由匈牙利抵港後,曾返回鴨脷洲南灣九座寓所,料為豁免檢疫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