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熱線疑惡意舉報 萬人篤灰 文革2.0

國安熱線疑惡意舉報 
萬人篤灰 文革2.0

【本報訊】文化大革命降臨香港,警隊國家安全處本月5日啟用舉報熱線收集涉及國家安全的舉報,熱線啟用首周即接獲近萬個舉報訊息,平均每日逾1,400宗舉報。民權觀察成員王浩賢表示,篤灰熱線舉報門檻低,質疑熱線遭濫用作惡意舉報;民主黨林卓廷批評港府製造「文革2.0」,令港人互相監察,人人自危。

警隊國家安全處本月5日啟用國安處舉報熱線,提供微信、電話短訊及專設電郵,接收相片、錄音或錄像等資料,鼓吹民間舉報「侵害國家安全」行為。

■林卓廷轟港府透過篤灰熱線消弭反對聲音。

警拒答有否展開調查

篤灰熱線推出首天即遇故障,惟至當晚6時仍收到逾千個訊息,截至本月12日早上8時,熱線啟用首周已接獲近萬宗舉報。至於目前為止有否就任何舉報訊息展開調查,警方未有回答。

民主黨涂謹申指出,舉報熱線與報案不同,報案需有實質相關證據,否則有可能被控報假案或浪費警力,但舉報熱線門檻低得多,一旦警方提出表面控罪,被捕者有可能不准保釋,失去數以月計的自由。

《南華早報》報道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出,近萬宗舉報中,部份內容有重複,但部份舉報具建設性。警方在反送中運動期間設立的反暴力報料熱線至今運作13個月,合共收到逾120萬個舉報訊息。

民權觀察成員王浩賢表示,利用熱線舉報的門檻低,任何人均可以發短訊,因此舉報數字較高,但匿名舉報提供的資料或證據質素令人懷疑,因為有關資訊或經由非法渠道取得,「呢啲資訊(法庭是否接納)用嚟做檢控證據,令人懷疑」。他相信警方設立舉報熱線的宣傳作用,大於實際協助調查的作用,旨在達致震懾效果,減少市民發表意見的空間,製造寒蟬效應。他又批評,警方設熱線鼓勵公眾舉報政治罪行,與國安法立法之初,港府稱只會處理極少數嚴重罪行的說法自相矛盾。

王浩賢質疑,反暴力報料熱線和國安處舉報熱線均收到大量匿名舉報,質疑有懷不良目的人士濫用,透過惡意舉報滋擾或威嚇他人,或有人單憑個人政見而舉報。他指出,警方有責任確保熱線不被濫用,而向警方提供虛假資料或誤導訊息均屬違法,警方應交代熱線有否濫用情況和如何跟進,但他認為檢舉以匿名作出,即使有虛假惡意舉報亦難以跟進。

人權監察:資料或侵私隱

香港人權監察發言人葉寬柔相信,舉報數字高與報料熱線容易使用有關,她稱外國亦有類似「文字報警」渠道,協助舉報人口販賣等罪行,但港版國安法內容過闊,令舉報者亦以過闊的標準判斷,有機會將侵犯私隱的資料交予警方,亦會造成寒蟬效應,造成社會互相敵視的氛圍。

民主黨林卓廷對舉報數字多不感驚訝,「啲藍絲KOL網上動員叫人舉報,有理冇理、捕風捉影」。他慨嘆港府透過設立篤灰熱線製造「文革2.0」,目的是要市民人人自危,互相監察,消弭反對聲音。社福界邵家臻相信有關數字不少屬重複,但認為仍屬偏高,形容是港版文化大革命的開始,「真係到咗一個文革嘅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