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CEO李小加離任前,大打開口牌保護legacy(遺產),提到「尚有三項大事或快有好消息」,明顯是警告繼承人或立心不良的高官,勿把功勞舔走。
李小加走得匆匆,上半年還以為自己2021年10月才屆滿離任,豈料9月就突然宣佈要於年底退任,當然有一些打亂部署。要道別,又要全世界知道自己的功勞,最好方法就是「劇透」,他於是刊登一篇《播下美好的種子》。
以一篇CEO文章而言,《種子》的訊號量算得上豐富,當中李小加提到港交所正籌備三項大事,「這幾件大事如果辦成,必將給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帶來長期深遠的影響,為香港金融業未來10年的繁榮奠定堅實的基礎」,所謂大事重不重要就見仁見智,反倒是處理手法耐人尋味。
能言善辯的李小加畫公仔畫出腸,一大原因當然是要累積光環,為未來某些談判場合增加籌碼,但更重要的是,他不喜歡別人邀功。例如他的前下屬、現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日前就衝出來把「可持續金融及ESG」形容得像自己親生仔一樣,說甚麼香港ESG有力領軍亞洲,把港交所力推ESG改革的功勞抹去。
這位根正苗紅的許正宇,講完ESG,又走去講強積金,搶閘宣佈將上海及深圳交易所獲納入積金局「核准名單」,把萬億強積金資產未來投資A股時,看起來有點兒耿爽,也有點兒華春瑩。
事實上,港交所推行的內地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機制,正是由李小加策動、許正宇執行,當然還有其他重要顧問成員像李總、毛總等,不過民建聯出身的許局長身懷「成功爭取DNA」,特別喜歡提起自己的政績,彷彿在踢一人球隊。
隨着李小加離任,醉心工作的港交所主席查史美倫,話語權就迅即大增,也未必需要找一個像李小加般出眾的新CEO,反倒是一班出身內地、若隱若現的港交所「顧問」,未知能否順利過渡,不然又要像當年那位「著名經濟學者」巴曙松般,靠西環充當獵頭公司,尋找下一個願意豢養他們的棲息地。
十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