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輕女子,年約21、22,何以有此特殊口味和癖好?沒人知道。若有人多問,她下次就不來了。
看來沒有父母、兄弟姊妹、家人親戚、朋友,也沒聽到街坊熟人喚她名字,沒有職業不見上班,反正每隔幾天,便到處找腦吃,吸毒充電一般,擺脫不了。
也許她經濟不成問題,神出鬼沒,五鬼運財。有錢,但沒人生樂趣。
終於找到一處,挺有名的,自1970年代便在台灣台南市東山區揚名立萬,「東山鴨頭」,以鴨頭鴨脖子為主打,當然亦有鴨掌翅、內臟、鴨舌、鴨腿、鴨屁股等,但她一點興趣也沒有,光點一味。這家的醬汁有醬油、中藥、鹵水,還加麥芽糖提味,工序繁複,當然勝過夜市攤子,據說連小英總統也愛吃,所以吸引不少食客,旅人和老外也有。
店家和食客宣揚:「天氣漸涼了,都得進補。」又道:「鴨肉肝腎固然營養豐富,抗氧化抗衰老,治心血管病,但鴨頭的功效不可小覷,以形補形,就像吃鞭補陽,吃眼明目,吃骨補髓的原理,吃鴨頭補腦。」
她想:「真對!」
不但促進思考能力,而且填補空虛,增強體力,就算是行屍走肉,也不致因欠缺而遺憾……
有大學生帶了老外同學來光顧,獵奇一樣。老外對臭豆腐、皮蛋、青草茶、豆腐乳、鴨血鍋這些,不大接受,滷得烏亮的鴨頭,黑如廢柴賣相唬人,他們都表現得「戰戰兢兢」,還猶豫:「頭的內部不乾淨,有金屬也有病毒……」
同學笑:「不會啦,洗得很乾淨,而且炸好再滷什麼惡菌病毒也掛了,香脆又好吃。」大嚼起來。
老外自鴨頭中找出一團白色物體:「天呀!這是腦漿嗎?」表情怪異:「這不是一個大號的青春痘嗎?」
少男少女受賀爾蒙和皮脂分泌旺盛影響,多長青春痘,愛把它們擠破,膿漿濺出十分痛快,清空了便結一個疤……
但在鴨頭,這才是精華所在,也是她人間遊蕩唯一目標——「青春痘」?她沒有青春痘,更加沒有青春。
在一秒之間,成就了一碗「玉仙羹」……
(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