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亞太地區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秘書長陳偉信對本報稱,RCEP包括了日韓澳紐等美國盟友,但這只代表它們希望透過與亞太區內國家達成自由貿易協定保障自己的出口,對這四個國家和東盟十國來說,RCEP與當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倡議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並沒有「排他」(exlcusive)的關係。
陳偉信指出,雖然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在RCEP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但另一成員國日本亦是第三大經濟體。「中國難以完全主導RCEP,但它對中國而言,確是相對切合中國需要的協定,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一些比較高標準的規則,RCEP和TPP有較大分別。」RCEP主要涉及減免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關稅、降低市場准入門檻,但TPP的最終目標,還對包括勞工規則、知識產權、環境保護、人權等生產社會責任問題訂立了較高標準,並建立國家和投資者的仲裁制度。「RCEP仍是比較傳統,沒有附上特定價值的自由貿易協議,但TPP卻是接近美國奧巴馬年代強調自由貿易以外,還要講社會責任或其他議題的協議。RCEP可能是比較切合發展中國家的協議,當然外界就把這與中國扯上關係。」
而在RCEP簽署前夕,美國國務院主管韓日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克納珀(Marc Knapper)前天在南韓首爾出席一個網上研討會時,呼籲韓日兩個盟國縱使與中國貿易關係密切,仍要就中國對待少數穆斯林的手段,以及對香港、台灣的所作所為直斥其非。他謂華府並非促請韓日「遏制」中國,但強調包括美韓日等國「有責任代表民主和自由而發聲」,「如果我們不做,誰做?」
《蘋果》記者/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