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豁免檢疫 專家:難堵漏洞

收緊豁免檢疫 專家:難堵漏洞

【本報訊】本港不斷出現輸入個案,近日更有獲豁免檢疫的機組人員確診,再將病毒傳給家人。政府昨針對輸入個案收緊防疫措施,包括要求由極高風險地區抵港的所有豁免人士在機場接受檢測後方可放行,並且必須安排公共交通工具以外的點對點交通離開機場。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政府的新措施仍有潛在問題,難以堵塞海外輸入的漏洞。

離開不准坐公共交通工具

政府由前日起已開始要求由中國以外地區到港的非豁免人士,必須在指定地點進行檢測並獲得陰性結果後(檢測待行),方可到酒店進行14天強制隔離。同時,所有來自極高風險地區的豁免人士,亦需要接受檢測待行後方可放行。而由極高風險地區以外地區來港的人士,除了本地機組人員和登機前48小時已獲陰性結果的豁免人士外,其他豁免人士必須接受檢測待行。政府亦規定豁免人士的所屬機構,必須提供公共交通工具以外的點對點交通,接載有關人士離開機場。

早前有獲豁免檢疫的駐港領事館職員確診,政府亦收緊此方面的豁免安排。除總領事或同等職級的駐港代表獲豁免外,其他來自極高風險地區抵港的外國領館人員,都必須在機構安排的地點自我隔離14天。

梁子超醫生指出,雖然新措施的方向大致正確,但仍有潛在問題。現時本港指明的極高風險地區只得15個並不足夠,「全球點止嗰15個國家疫情嚴峻?」他以昨日五宗輸入個案為例,只得一個來自極高風險地區。同時,登機前48小時陰性旅客亦有很大可能抵港後才陰轉陽,而且各地檢測水準有差異,因此檢測待行應擴展至所有豁免人士。

他續指,入境人士的點對點交通要有效進行,政府必須安排人手監察和執法。若豁免人士抵達住處後不自願隔離,並走入社區,沒有違法之餘亦有可能將病毒帶入社區,導致前功盡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