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宣佈當選組班,內閣職位,大量的社會主義進步人士眼睛已經盯緊。
傳說拜登會任用老左桑德斯做勞工部長,一向反壟斷和主張加稅的伊利莎伯華倫也有份。另一名新星則是台灣移民之子楊安澤,洋名安德魯楊。
安德魯楊很聰明,知道身為華裔,要靠入民主黨,必須鬥左方可冒升。安德魯楊主張向每名18歲以上的美國公民每月派錢一千美元,如此方可「廢除貧窮」(Abolish Poverty),省卻囉唆。
只要基層成人人口每月有一千美元,必笑逐顏開,不必參加甚麼反法西斯和黑命貴,直接拿那一千美元去Walmart買產品、另加大小包牛奶肉排薯仔可樂回家啃食便是。此當然是嘩眾取寵向選民直接賄購選票於未來。連時代周刊也說,這個急上位的亞裔新星政綱實在怪異(Idiosyncratic)。
成人每月派一千元,美國施政經濟學澳門,安德魯楊總統「何厚鏵化」,全國人口三億,政府要「量化寬鬆」,加印多少銀紙?
除非下令此每月一千美元的濟貧送錢津貼,指定由面書的朱克伯格、微軟的蓋茨、另加推特、Google、亞馬遜這五大高科技社交傳媒超級億萬大亨負責繳付,其他企業分文不出。這樣做,也完全符合反壟斷的美國法律和基本經濟信仰。貧者愈貧、富者越富,為何還要由幾十萬億美元國債的政府來派錢?然而這五強是民主黨幕後財金勢力,肯幹嗎?
開倉派米、劫富濟貧,是五百年前羅賓漢森林童話以來的社會主義經濟基本方程式。當派米變成派錢,而錢的定義逐漸因為網絡的虛擬貨幣介入而泡沫化,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就變成另一高層次的毒癮。
向平民派錢,絕對不是政府的職責,而且還每月一千,長派長有,沒有想到通貨膨脹,幾近瘋狂。殖民地香港的市場經濟觀念,由上一代的英國人打穩基礎,社會福利只能用英女皇的勳章做槓桿,獎賞本地富豪自行出錢,偶一為之,只能由賺了錢的大企業以慈善方式自願掏腰包。
良好傳統延至今日。譬如,香港的中電就撥款一億六千萬元向八十萬個包括低用電量家庭、長者、一萬個劏房住戶,每戶派發一百港元消費券可以之花費二千間參與計劃的零售商店和食肆,為期半年。
這就是派錢得人、派錢得法、派錢得理。安德魯楊還想競選美國總統,只可惜在初選中被賀錦麗、桑德斯等人踢走。美國未來總統由種族膚色為輪番做莊的唯一標準,一屆比一屆災難。
拜登有沒有腦退化不得而證,新一代的美國統治者,肯定集體腦殘。看來川普真是要糾集民間革命雄師,向這股暗黑勢力出兵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