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蓋日韓澳紐15國36億人 料今動筆 華主導RCEP簽署 圖破美「印太」包圍

涵蓋日韓澳紐15國36億人 料今動筆 
華主導RCEP簽署 圖破美「印太」包圍

由東盟十國發起,並有中日韓澳紐五國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預料今日將在東盟峯會簽署。中國總理李克強日前指,協定將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發出積極和明確訊號。外界認為,涵蓋15國總人口約36億的RCEP將成世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而中國則藉着主導協定的簽署過程,嘗試突破美國的「印太戰略」對華包圍網。

李克強昨在人民大會堂出席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時透過視像發言,形容RCEP的正式簽署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對提振地區發展信心,推動世界經濟復蘇將發揮積極作用」。他在上周四(12日)出席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又對主持會議的越南總理阮春福強調,中國始終視東盟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又指簽署RCEP對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穩定全球經濟具有標誌性意義。他又在東盟商務與投資峯會上稱,RCEP有利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方願在互利共贏基礎上同東盟國家加強發展戰略銜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

■國家總理李克強(左)在人民大會堂以視像形式參與東盟峯會。

■第37屆東盟峯會本月12日在越南河內開幕。

憂中國傾銷 印度臨尾退出

在2012年8月的東盟經濟部長會議,東盟十國、中日韓澳紐及印度六個夥伴國一致同意就建立RCEP開展談判,但印度在去年11月的談判最後階段中途退出,外界指印度擔心加入RCEP,本土產業恐因中國貨品傾銷而受損。而在即將簽署RCEP的15個國家之中,日本、澳洲、新西蘭、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另已簽署了由美國奧巴馬政府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但美國在特朗普上台後退出TPP,餘下合共11個成員國此後把TPP改組成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中國媒體近來在報道RCEP時,一直強調協定由東盟十國發起,中國只是「應邀」參加;又指隨着民主黨拜登勝選,美國重返TPP的可能性大增,若新政府努力重塑世界貿易秩序維護者的形象,中國無疑面臨更加大的競爭,「RCEP此時簽署,無疑更符合中國的利益。」日本《產經新聞》則稱,中國似乎把這次東盟首腦會議定位為阻止構築「對華包圍網」的場所,而在美日澳印四國在以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為名加強合作的情況下,對中國來說「把東盟各國連繫起來成為非常緊迫的課題」。

台外交部︰加入有困難

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支持的新協定尚未公佈草案,但RCEP涉及的層面可能比TPP要淺。據參與談判的官員稱,RCEP旨在降低關稅、加強供應鏈、制訂知識產權保護的共同規則、簡化商務簽證安排,並未涉及勞工權利或環境保護。

身為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員的台灣,過去一直未參與RCEP的磋商。台灣外交部表示,因RCEP由中國主導,台灣推動加入有實際困難,又指政府將持續推動加入CPTPP,爭取拓展與新南向夥伴國家及美日等理念相近國家的經貿合作機會。

中新社/《產經新聞》/《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