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慈航 - 楊靜

苦海慈航 - 楊靜

下半年一直和搭檔埋頭製作遊戲,過程中得到無數朋友幫助,我們的小小辦公室迎接過不少藝術家和設計師。這個月我們想要KO數值和系統設定,正巧朋友John是桌遊設計師,尤其擅長數值系統,就約他前來指教。

果然我們一聊就是三個小時,受益良多。John一聽就是行家,先問寥寥幾個問題,但全都是最緊要的關鍵。然後快刀斬亂麻地說幾個要點,我邊聽邊記,受益良多。公事談完去喝咖啡,談到之前的討論,我感謝一遍又一遍。他很平淡地說:「其實我知道的並不比別的設計師多,只是在研究院讀書後,更學會了如何用簡單扼要的語言表達,所以你會覺得很容易懂。當然,更重要是你很相信我的能力和為人,整個過程都充滿善意地聆聽、問詢,這使得整個溝通都非常流暢高效。」

這段話後來一直縈繞在我腦中,我喜歡溝通,也對溝通着迷,對溝通如何失效如何奏效一直很有興趣。但最近一兩年,可能讀到更多是關於溝通的技巧,以及溝通和暴力、性別的關係,復又聽到「善意」、「信任」這樣的字眼,既陌生又熟悉。固然「信任」是不可以亂用的,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和親友也好,陌生人也罷,細想想很多時候確實是由「信任」和「善意」的缺失導致。

前段時間寫過被的士司機欺負的事情,其實起因不過是我只有一張五百元鈔票,不知為何司機認定我是在「玩嘢」,其實停在7仔門口打散鈔票不過是一分鐘的事情,耽誤的時間也會按表給錢。或者上週寫過小學老師被家長誤解投訴的事情,也是「善意」的缺失。

我知道香港現在一片悽風苦雨,人人心情都差,是最容易累積憤怒、壓抑心情的事情,太多情緒無處釋放,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擦槍走火,但為了別人也為了自己,盡量不要把怒火投在無辜的事與人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