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會批判泛民死不足惜 - 林夕

我怎麼會批判泛民死不足惜 - 林夕

飽受批評,需要反省;遭人誤解,難免頭大。 為自己澄清,好唔型,只是不想為了幾時總辭,讓分化惡化,唔型也不能唔出聲。

事緣本欄「早知有今日」以及「給梁家傑的道歉信」見報後,網友的留言可謂遍地開花,又堪稱百花齊放。

可惜啊,同意我觀點的不斷加碼,但那不是本人本意,綜合重點包括:「民主派咎由自取,自取其辱、寡人有疾,寡人好錢……。」這種留言猶如超譯了原文。對民主派總辭的時機有不同意見,事關策略,非關德行。

1 本人從沒有用誅心論說,留下來的是為了捨不得這份十萬薪津的優差,要供樓所以要留任。不排除有議員如此考量去留,但泛民派整體行動不必摻雜個別案例,打死不相信都是打工議員,以四位DQ議員為例,回到本業當大狀當醫生平平安安賺更多的錢錢錢,又何必要蹚這灘渾水?一再「提議」在中央出手前要總辭,只是不忍也不忿看到民主派擔上「接受委任」這原罪,如此必然惹來「同路人」非議,即係梁家傑口中的槍口未能一致對外。

2 本人沒有全盤否定議會戰線,正如楊岳橋說過,在差館協助手足時,港警囂張到不放律師在眼內,只有以議員身分,才能勉強止得咳。至於議員表現,有眼可見,許智峯、林卓廷、鄺俊宇屢次站在抗爭現場風眼處,值得給他們不止一兩個讚。可是議員身分在這個警察城市,不一樣要吃催淚彈以及慣性拘捕?此外,所謂擋住不義法案,一則人數不足,二則有梁君彥濫權有李慧琼亂來,球會球證旁證執波仔都是他們的人,秒速剪布、限時發言、見人趕人,當然可以彰顯議會不公不義,可是議會失能,早已得到大眾認證,繼續被抬出去,只會增加不明事理者批評反對派表演的口實,得不償失。

3 本人公開批評/反對民主派文章,五隻手指數得完。其他都是善意提議。本人從沒對民主派一鍋端上審判台,因個別議員表現讓人失望而一棒打死所有人;也從沒把民主派與本土派的標籤貼在額頭上,而是以人為單位分開來,聽其言,觀其行。所以對民主派沒所謂死撐或往死裏打。我用的是「恨其不爭」,而不是「怒其不爭」。嗯,對了,其中一位留言說:「撐夕爺!泛民死不足惜!」謝謝撐我,但對不起,爺爺年紀大,最不忍抗爭同路人不必要的分裂對罵。對泛民,為此而死了爺爺只會握腕惋惜。

其他罵我提供中共子彈、槍口向內的留言,明天待續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