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仙羹(一) - 李碧華

玉仙羹(一) - 李碧華

很多人喜歡吃鴨脖。

鴨一身是寶,血肉內臟都可入饌也是美味,但有人特別愛鴨脖──當然得連頭的。

它是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地傳統名吃之一。最早起源於清朝,輾轉流傳至今,已風靡全國了。

光鴨脖也許乏味,所以都以醬汁加工,通過各種香料或中藥材浸泡、風乾、烤製,那一根一根的鴨脖子,香、辣、甘、麻、鹹、酥、綿……更吸引的,是一小團腦漿,七味豆腐似的。

麻辣、滷水、酸菜燜、明火烤……都是各家招徠的菜,甚至滿街可買到的零食。不少城市都見,武漢很著名,八大品牌她都吃遍了。

有句這樣的話:「人固有一死,或死於武漢女孩,或死於武漢鴨脖子。」因為正宗武漢鴨脖那個美味──誘惑力之外,其實也有風險,禽畜類這個部位的淋巴帶毒,欠衞生,對身體不好。

而近來的金句,當然得加上了「人固有一死,或死於武漢女孩、武漢鴨脖子,或武漢肺炎。」至今,武漢肺炎殺傷力和死亡人數仍是一個可怕的謎。

武漢各店都來過這客人。不管是周黑鴨、精武第一家(幾十家,家家自詡)、老九、絕味、翟先生、曾記……都有她身影。可打武肺肆虐,封城關店市面蕭條後,她就不見了。

另覓心愛的美食。

她也到過香港,港人愛潮州滷水鵝,食家認為最好吃的不是鵝肉鵝掌翼鵝雜,而是鵝頸,那頸特長,鵝頭又香,吮吸十分滋味,連指頭也幾乎給吃掉。

港人也愛燉湯,各式各樣食材中,她只挑豬腦:天麻燉、枸杞燉……客家的甜酒雞蛋燉豬腦,她吃過,但嫌渾沌一堆,看不分明。

她有時還要求:

「多一副豬腦,那血膜不用挑,筋膜也不用扯走,費時。」

「小姐,這工序人手做,很精細,我們把白色筋膜和血膜血絲用牙籤挑走,是心機工呢,賣相也好多了。」

「不用了,原汁原味原形吧。」

真怪,看來不是喝湯,而是吃腦。廚子納悶。

──她就是為了吃腦!

(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