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好●是時候重讀《美國如何丟掉世界》

讀書好●是時候重讀《美國如何丟掉世界》

拜登當選,大家開始翻特朗普舊賬,誓要撥亂反正,將那些損害美國大國領導形象的行為,洗心革面,徹底改變。問題真的這樣簡單,一切麻煩皆源於這位自大狂人嗎?他離開白宮然後一切就回復正常,美好天使再臨,驅走暗黑衝動?大家不要那麼天真幼稚,現實世界不是清教徒的善惡二元對立的。

今天介紹美國外交政策重量級學者Michael Mandelbaum的作品《Mission Failure: America and the World in the Post-Cold War Era》,中文版叫《美國如何丟掉世界?》。作者是紐約時報及華郵的常客,理應不會是反拜登陣營,但此書卻痛陳民主黨自由主義外交政策的失敗,mission failure是指冷戰結束後美國外交一事無成,甚至是一敗塗地。這書早已預見特朗普主義抬頭,因為冷戰勝利,美國獨大,自由主義理想可以毫無顧忌地去實現,但結果換來的卻是焦頭爛額。

特朗普的蠻幹,其實是反映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的失敗。

被揮霍掉的大國資源

作者認為美國內部以及全球的思潮與政策方向往往就像鐘擺,當事情發展到一個階段,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缺點被披露,受批評,而另一股反向的思潮就會隨之而來。所以我堅持特朗普主義是果不是因,全球化承諾幻滅破碎,自由貿易沒有令流氓國家改過自新,他們不單止搶去了工作,也搶去了知識產權,竊取美國的創造力去打垮美國。

我思疑蓬佩奧、彭斯等人,是受Michael Mandelbaum主張所影響,因為他們也有着與作者類似的反思。譬如批判國際衞生組織、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定、巴黎氣候協定、《禁止核子擴散條約》等國際合作跨國協約方式。特朗普認為巴黎協議不公平,中國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大的國家,但減排要求卻十分寬鬆。在今年聯合國9月大會上,習近平為了落特朗普面子,承諾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但在政策上卻背道而馳,中國煤炭產量節節上升,進口量又上升,真正減排行動是要取消新建燃煤電廠的計劃,削減對煤電的補貼。至於北約問題,責任在特朗普嗎?北約是冷戰時代產物,那時沒有歐盟,而北約戰略目標是「容美、拒蘇、壓德」,但歐盟成立德國統一,形勢有變,德國成為歐盟領袖,負起更大防衞歐洲責任是理所當然。自由主義外交最大失誤也在北約向東擴張,九十年代沒有容納由共產獨裁蛻變成憲政民主的新俄羅斯,反而視為外敵。至於在亞洲的霸權中共,美國在1989年六四之後,仍視之為朋友,甚至為了姑息討好中共,對實現民主轉型的台灣利益視而不見。

當前世界秩序三大威脅:俄羅斯、中國及伊朗,特朗普將他們視為美國霸權地位挑戰者並沒有錯,錯的反而是過去三任總統。Mandelbaum與特朗普的分別只是在執行方法,即使歐盟兩面三刀,作者仍舊主張要加強與盟國的關係來執行圍堵政策。作者去年進一步提出新圍堵主旨,指這三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達到霸權國家的一定比例時,軍事衝突就無可避免,因此美國應全力發展圍堵計劃,限制他們的發展,除了自己美國必須展現決心,也必須拉更多朋友一起加入。歷史繞了一個大圈,原來又重新回到舊秩序的大國博弈。

記得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後,其後副國防部長Paul Wolfowitz提出美國要維持超強軍力同時,也需要繞過既有國際組織,另建立臨時性的同盟,結果被國內自由派攻擊為「帝國主義者」。究竟拜登掌權後,蓬佩奧已組建的印太軍事聯盟圍堵中共,會否又被指為「帝國主義」而一筆勾銷!

劉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