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中被領養的貓隻中,有12隻患上貓瘟,部份不幸病逝,獸醫指近年本港貓瘟並非常見疾病「一年都搵唔到幾隻」,估計該批貓隻飼養環境惡劣密集,令貓隻互相感染,一旦染疫,死亡率高達九成。
據苦主群組統計,被領養貓隻多數患上腹膜炎、貓瘟和貓流感等傳染病。獸醫蕭嘉和(圖)表示,貓流感康復機會雖較高,但手尾很長,「聽起上嚟流感啫,唔係好緊要,但其實可以好嚴重。」貓隻甚至會因病毒致角膜炎或口腔炎,「成個口腔爛晒,就算剝晒牙都未必醫到。」
另外貓腹膜炎最致命,死亡率高達99%;貓瘟則有五至九成可致死亡,如領養人家中有其他貓更有感染風險。蕭指18年前初入行時,貓瘟和狗瘟等傳染病十分普遍,惟近年則少見。
他估計,涉事病貓有機會在狹窄密閉空間自家繁殖,「咁短距離,就算點清潔都一定係傳染得好高」。另一病源或與走私有關,因走私成本最低,且根據事主所述貓隻沒有「針卡」,相信該批貓隻從無打防疫針或由獸醫檢查。
愛護動物協會動物福利副總監侯安娜指,市民應慎選領養機構,提防來歷不明的領養動物,包括查詢棄養原因及來源,應向有規模及可信的機構領養;同時促相關政府部門制訂全面法例監管動物收容所的運作,以確保動物獲妥善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