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厭其煩講多次:今次美國大選,民調錯到七彩,拜登未有壓倒性勝出,兩院沒有捲起「藍浪」,共和黨甚至在眾議院有所進賬。
我還想補充一點:判斷預測質素,不能只看最後勝負,還要看誤差。借用朋友梁天卓的例子:英超西布朗對熱刺,球評家A預測熱刺大勝,贏五比零。球評家B則認為熱刺剛剛踢完歐洲賽事,戰情會比較緊湊,預測零比零打和。結果,整場賽事兩隊大致勢均力敵,熱刺憑臨完場小勝一比零。你認為那個球評家比較準確?只看勝負,球評家A的確比較「準確」,但其實球評家B才是比較可靠,成功預測賽果接近。
相比民調,預測市場和賭盤就準確得多,選前已顯示多個州分選情緊湊,雙方都難以大勝。
Predictit是我比較留意的一個預測市場。當傳統傳媒一致宣佈拜登成功當選之際,其實這個市場仍頗為活躍,即時反映選舉的最新「戰況」。寫稿之際,隨着各州法律訴訟展開,買特朗普最後勝出選舉賠率明顯下跌,由一度的十倍大冷,回升至五至六倍之間。幾個選舉結果仍有爭議的州分,賠率同樣顯示特朗普仍有「一線生機」。我不是發神經的說甚麼「特朗普最終必勝」,我只想告訴大家,預測市場的情況跟傳統傳媒的描述有點距離,就如選前跟民調預測有點距離一樣。
曾國平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