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衞生組織(WHO)武漢肺炎抗疫不力備受批評,美聯社取得會議錄音揭發組織高層私下批評中國、日本和英國等「金主」防疫一錯再錯,但對外加以讚揚,令疫情更難控制;有高層更視武漢肺炎為「殘酷實驗室」,任由成員國各師各法,以人命換取世衞抗疫經驗值。
作為管理全球衞生問題的機構,世衞並沒有權限在成員國作獨立調查,只能靠私下談判及國家自願合作;武漢肺炎年初蔓延全球至今,世衞未公開點名批評任何成員國,反而讚揚部份國家抗疫有功;但是根據美聯社取得的1月至4月10多份內部會議錄音和文件,世衞部份人員對爆疫國家頗有微言,中國、日本和歐洲等國都被批評資訊不夠透明。
舉例,自疫情爆發,世衞就被指偏袒病毒源頭中國;1月秘書長譚德塞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見面,但到2月底,全球對新冠病毒仍所知不多。世衞技術部門負責人范克卡霍夫在內部會議提到「世衞不夠資料去判斷抗疫是否有效」。不久後,譚德塞卻在記者會上讚中國「做了很多好事去遏制病毒傳播,事實勝於雄辯」。
到2月1日,有染疫香港旅客登上往日本的「鑽石公主號」郵輪,郵輪到達橫濱時,船上3,711名乘客有10人確診。世衞緊急項目負責人瑞安當時跟記者說:「我們要小心不要反應過度。」到2月10日,確診宗數一夜間多了一倍。內部會議上瑞安態度截然不同,說船上確診者倍增「並不意外」,因只有數名傳染病專家獲委派到日本處理事件,「若染疫人數一天倍增,定有不妥」,但他又說「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去研究病毒的自然歷史」。
而當歐洲各國3月着手保持社交距離、取消大型活動時,英國如常舉辦足球聯賽,政府首席科學官還提議奉行「群體免疫」,瑞安批評英國政策大有問題:「這樣一來,成千上萬長者將會染病,犧牲大量人命」。然而瑞安又說武漢肺炎可視為「一場大型生態研究」,讓世衞記錄哪個做法最有效:「在某些角度而言這很殘忍,但這就是現實。」
面對下一波疫情,有衞生專家促世衞不能再沿用「閉門調解」之法,妨礙全球遏止病毒傳播。與會的英國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國際政治教授哈曼說:「世衞必須大膽運用政治力量點名譴責,因為後果太慘烈。這一役形同翻版西班牙流感,不批評疫國問題,世衞是自貶身份,全球受害。」
有見及此,近日德國和法國提出世衞應獲更多權力譴責問題國家;但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及發展學院環球衞生中心韓裔聯合總監文蘇麗(譯音)說:「若譚德塞進擊成員國,可能帶來反效果。」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