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債保證3.5厘息 勢熱捧 發行額最高150億 業界倡認購30手

銀債保證3.5厘息 勢熱捧 
發行額最高150億 業界倡認購30手

【本報訊】超低息環境下,政府再次將通脹掛鈎相關債券加強補貼成份,推高包底保證息率及擴大發行規模,「豪畀」有閒錢認購的食息一族。繼iBond後,政府昨公佈為年滿65歲長者推出第5批銀色債券,固定年息率較往年升半厘至3.5厘,發行額由一貫30億元勁增至100億元,反應熱烈可再調升至150億元,相等於以往每次發行額的5倍,每人獲分配上限最多達100手(金額100萬元)。

分析指,政府冀藉此緩和社會氣氛,料今次認購人數及申購金額可創新高。有銀行界建議,資金充裕「老友記」可趁機認購30手。

今批銀債認購期由12月1日上午9時至12月11日下午2時,下月18及22日分別公佈認購結果及正式發行,合資格長者可經20間指定銀行或20間證券行申請,每手入場費1萬元,年期3年,每半年派息一次。與iBond不同,銀債並無二手市場炒賣,但投資者可在年期屆滿前,以本金價贖回資金。

■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劉應彬(右二)表示,加碼發行銀債主要是想更多長者受惠。

每人分配上限100手

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劉應彬表示,是次加碼發行主要想更多長者受惠,目前全港65歲或以上人口約130至140萬,以往每批銀債都獲超購,最高總認購額曾達90億元,更試過有長者申購過千萬元銀債,反映長者對銀債有需求,今年設個人分配上限最多100手,是希望避免銀債過度集中某部份長者客戶。隨着今次保證息率提升至3.5厘,他有信心可拉動認購反應。該局主管(貨幣及結算)阮志才補充,按以往發行經驗,至少95%長者持有銀債至到期。

認購反應料較以往佳

上商執行副總裁兼傳統銀行業務總監陳志偉認為,目前港元定存在1厘以下,銀債保證息率非常吸引,以往老友記或因發行規模不大而分配有限,今次政府慷慨提高息率,銀債亦有靈活性,相信反應會相當熱烈,總申購額有機會超越100億元關口,人數可能創新高,建議資金充裕長者可認購30手。

中銀香港(2388)個人數字金融產品部副總經理周國昌謂,早前經該行認購iBond客人中,有兩成是65歲以上長者,相信銀債有需求,以往客戶平均申購10至15手,料今批平均手數更高。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亦說,現時外圍經濟動盪、中美政局不穩,銀債回報吸引,長者可考慮認購,不覺得政府是為討好長者,因iBond保證息率亦達2厘,但當局衡量庫房能力後,亦藉此優惠緩和社會氣氛。

與iBond一樣,銀債派息率以過去半年平均通脹率釐訂浮息率,下設固定保證息率,兩者取其高。過去四年銀債派息最高一次,為2019年發行首次派息率3.23厘,最低為2016至2017年間,用2厘包底。前年起,政府將保證息率由2厘增至3厘。去年申請者最多獲派6手為例,每年利息最少收1,800元,三年最少派息5,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