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梁家傑的道歉信 - 林夕

給梁家傑的道歉信 - 林夕

梁家傑主席你好,抱歉,你剛批評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是「花生友」當自己是神算,本人昨天專欄就用上「早知有今日」做標題,並非要跟你抬槓,這既是巧合,也是必然。

你不滿花生友訕笑民主派當初選擇留在議會、接受延任,到今天才總辭,問大家怎會早知今日係咁,又說就當花生友咁巴閉,睇通晒一切,但民主派議員是同路人,大家槍口應該對外,而唔係打隔籬。昨文下筆時沒看到你的發言,所以是巧合,但會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這種想法,又何止於我這個沒吃過花生的「同路人」。

可是主席你也預測:「離譜的事情每天都發生、層出不窮,所以政權以任何方法來DQ議員,也是有可能。」這既是新常態,也不需當燈神才能睇通晒。能看通中共起家創業史,就可以做出沙盤推演,然後超前部署,不至於被對家牽着鼻子走。所以你也認為民主派不總辭,等於「畀佢逐個搣柴」,這豈不是早已知道的今日,當初何必等到現在才總辭。總辭最佳效果與時機已過後,辭與不辭在民主派與「同路人」之間吵個不停。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繼續寫這個,只因為不願火上添油。議會戰線被人大剪短,公民黨議員仍表態要留下來,也不必被扣上「接受委任」就是沒腰骨的帽子,事已至此,就姑且繼續在議會內抗爭,也可以讓對手打壓的成本增加,露出本來已量度得到的狐狸尾巴。

主席你所謂的槍口對外,正是你問「我們兩個月前一齊劈炮又點呢?」的答案。對家出手前總辭,槍口就會一致對外,不至於引起民主派內鬨的印象,是內鬨還是商議也好,政治就是觀感啊。胡志偉當時一錘定音,誰支持總辭誰就是鬼,那麼民主黨後來推動來一次公投以收集民意,難道是要捉鬼?大家心照啦,你所說花生友,除了「藍營」打手,也另有掛着泛民招牌的其人其黨,在訕笑在幸災樂禍,早已不是同路人。

泛民一詞已不符現實,蛻變為民主派。民主派沒有分裂的條件,也沒有統一想法的必要。本人當了一次冒牌「神算」,確實自認為早知道「中共會衰到咁」,而且不只係「咁」。大家有不同判斷,可以私下跟你們提意見,而公開批評的作用,是刺激更多同路人幫民主派反思。只是恨其不爭,痛心還來不及,又談何「爭取一時的快感」?如果這刺激到你發表了不恰當的情緒化發言,令民主派再失去民心,在此一併道歉。我們都要勇於道歉,勇於反省,才有資格說槍口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