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
【本報訊】本港疫情再有惡化趨勢,昨日新增個案多達18宗,其中一名源頭未明的患者是23歲浸會大學女學生,她在確診前活動多姿多彩,課餘曾兩次與10多名朋友到酒店Staycation(宅度假),又曾去美容及看牙醫,還走遍港九五間體育館及拳館練習跆拳。港大的研究發現,近日Staycation等新個案涉及新病毒株,與來自尼泊爾輸入個案的病毒株相似,有可能引起新一輪社區爆發。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公佈,昨日新增18宗確診,是10月8日以來新高,其中15宗是輸入個案。三宗源頭未明個案中,第5398號23歲女子是浸大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學生,與四名家人居於屯門鄉事會路明偉大廈。她10月30至31日與10多名朋友到旺角帝京酒店Staycation,11月3日曾回浸大上課,4日到屯門美容,同日與5至6名朋友到北角凱悅尚萃酒店Staycation,5日又到旺角中心看牙醫,之後搭的士期間發燒,便去看私家醫生。她先後兩次求診,第一次交樣本樽遲到,要再取一次樽,期間曾到妙法齋吃午餐,到9日才成功交樽,檢測後確診。
張竹君指出,女患者在潛伏期及傳染期內曾到過多區的場館練跆拳道,包括深水埗體育館、長沙灣保安道體育館、順利邨體育館、黃竹坑One Island South跆拳道青道館、英皇道六合商業大廈。她與數名朋友打跆拳期間無戴口罩。
浸會大學昨表示已關閉患者曾上課的大樓,所有有關科目將轉成網上教學。
張又透露,香港大學對武肺病毒進行基因排序的研究發現,10月中之後出現的將軍澳、東涌、大埔及梅窩Staycation群組,其病毒基因排序與7月時的彬記及其後的安老院舍群組的病毒株有差別,而與近期自來尼泊爾輸入個案的病毒株相似,顯示中間有隱形病人在傳播一種新的病毒株。
近期本港有不少尼泊爾輸入個案,部份涉及豁免檢疫人士。昨日15宗輸入個案中,便有一名從尼泊爾來港的獲豁免人士於返家後才確診。第5405號的30歲女子於11月9日病發,11月10日抵港,因她是獲豁免檢測人士,可直接返家毋須在酒店檢疫,她居於紅磡都會軒1座。由於尼泊爾航空於11月10日由尼泊爾加德滿都抵港的RA409航班共有12名乘客確診,昨日被衞生署指令停來港兩周。
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烈文表示,新病毒株可能由外地傳入本港,不排除有隱形病人進入社區後成為另一條傳播鏈,有可能在社區引致廣泛蔓延。
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許樹昌認為,部分機組人員毋須在機場等候檢測結果便可離開,屬邊境檢測漏洞,不排除有機會播毒。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指近日本地個案有多宗涉及酒店度假個案,重申若持續有個案涉及酒店或其他私人地方群組聚會,不排除研究修訂599章,規管有關活動和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