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屢「提醒」學生會被迫河蟹 中大戰周年展「陰霾」蓋光時

校方屢「提醒」學生會被迫河蟹 
中大戰周年展「陰霾」蓋光時

【本報訊】「中大保衞戰」轉眼一年,戰火痕迹被洗掉,但歷史永留,中大學生會聯同各書院學生會昨起一連八天舉辦「中大保衞戰」一周年展覽,惟多張照片中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標語在港版國安法的陰霾下被迫遮蓋,在中大民主女神像旁校巴站前舉行的快閃相展下午亦遭拆除。但打壓無阻一眾支持者到場參觀的決心,有到場學生坦言觀展令她對同學被捕感內疚,去年被國安拘留的王婆婆稱「睇到啲相血壓又再高返」。

「中大保衞戰」展覽昨起至18日於中大學生會管理的文化廣場內舉行,設十多塊展板詳細介紹去年中大保衞戰的時序經過,包括示威者以雜物堵塞吐露港公路、「二號橋之役」、校方管理層到場調停和夏鼎基運動場的催淚彈攻防戰等,並輔以多張新聞相片說明。學生會昨亦在中大民主女神像旁校巴站前舉行快閃相展,惟相展下午遭拆除。

■去年11月,全港因周梓樂之死掀起前所未見的激烈抗爭,戰火蔓延至中大,成為該校不可磨滅的歷史,學生會昨起舉行回顧展覽,惟光時旗字眼被塗黑(箭嘴示)。

校友:中大重要歷史

中大學生會臨政委員會主席區倬僖表示,由於校方多番「提醒」涉及「光時」八字的相片有機會觸犯法例,故展覽內有關字眼及相片,均以黑色牛皮膠板遮蓋或加特效處理。區又稱,以往學生會曾舉辦回顧六四事件的展覽,當時校方也未有如此緊張。他又指,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指大學借場予學生會時應附加條件,憂慮未來中大學生的言論自由和舉辦展覽及活動的自由被逐步收窄。

展覽展出多名被捕學生的感言,中大二年級生Emily表示,看到被捕同學提出許多對香港未來的疑問,感同身受,對未來亦感迷惘。Emily續稱,沒料到當時只入學三個月的校園轉眼變成戰場,至今仍印象甚深,重看相片,不禁自責,「如果當日做多啲,結果係咪會唔同呢?」

1984年畢業的中大校友高先生特意到中大觀展,憶述當日看到母校淪為戰場,感到相當震驚,認為事件是中大的重要歷史。高先生又認為,中大校長段崇智和前校長沈祖堯當日以人性化方法調停事件,做法正確。

去年中大畢業的屯門區議員潘智鍵指,展覽顯示了警方當時無視大學管理層在場,依舊發射大量催淚彈及橡膠子彈,是反擊早前有警員接受報章訪問指「當日無意攻入中大」的有力證據。去年曾被國安拘留、人稱「王婆婆」的王鳳瑤稱,事發時仍被拘留,未能親睹事件,「𠵱家睇到啲相血壓又再高返」。

■學生會遮蓋了相片中旗幟的「光時」字眼(箭嘴示)。

■展覽宣傳海報印有光時旗及兩任校長樣貌,校方早已多番警告涉嫌違法。互聯網

■前任校長沈祖堯到前線與抗爭者對話的經典一幕亦有展出。

快閃相展被拆除

中大發聲明,指學生會部份展品在大學站入口及校巴站附近展出,該位置並非指定展覽範圍,違反大學守則,經保安人員勸喻後,學生會仍堅持,大學會移除所有違反大學守則的展品,並按既定紀律程序處理。

聲明又提到,大學校園多處地方被人以噴漆塗鴉,亦在未經許可地點掛橫額,斥有關行為毀壞公物,不顧他人安全,令人痛心,亦可能構成刑事毀壞及觸犯相關法例。大學對此等破壞及不負責任行為深表遺憾並予以譴責,已即時移除該批物品並會按既定紀律程序處理。

■中大保安將未經批准的校巴站快閃相展拆除。Studio Incendo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