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決定總辭後,立法會除鄭松泰及陳沛然外,已全是建制派天下,屆時立法會將中門大開,部份廣受爭議的法案與撥款,如大灣區投票、23條立法、明日大嶼撥款等,將不受阻攔地通過。特首林鄭月娥昨於記者會喜形於色,直言對此「會更加興奮」;有學者直言,雖然建制派與政府偶有矛盾,但認為市民不要有幻想,沒有民主派立會形勢將更惡劣。
立法會共有70議席,當民主派總辭後,議會餘下41名建制派議員,以及鄭松泰及陳沛然兩名非建制議員,到時建制將獨大,除了需要「全體議員」、即70名議員三分二﹙即47人﹚同意才能通過的政改等重大議案,如修改《基本法》、普選政改、彈劾特首等無法通過外,其他由政府提出議案、其他本地立法及各種預算撥款也可順利通過,當中包括不少飽受社會抨擊的議案,如造價估計6,240億的明日大嶼人工島、來年的財政預算案和《施政報告》、大灣區境外投票、撥款予大白象工程,甚至是建制派提出的辱警罪立法等,甚至連23條立法也可以輕易過關。至於由議員提出的議案,則要以分組點票,每組過半的形式通過,DQ和總辭後,建制派便輕易跨過這門檻。
林鄭昨在記者會被問及具爭議性議案會否被快速通過時,更直言對此感興奮:「我哋既然提出,當然希望議會通過,議會能夠盡快通過,我哋就會更加興奮。」她又辯稱建制派不可能成為橡皮圖章,因為過往政府議案都非一面倒獲他們支持。
建制派議員謝偉俊相信,未來建制派會在民生議題上爭取,政治上則不會偏離中央框架。但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籲市民,不可對建制派和政府的矛盾有太多幻想,因政治議題上,建制派「er 都唔會er」,未來政治形勢將更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