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香港成為中美關係近期最大的爭持點,而美國政府更對特區採取一系列措施對華施壓,令中央與香港社會都極為關注是次美國大選。
雖然今次選舉結果仍將面臨重新計票及法律的挑戰,但目前美國各大媒體均認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已勝出,而他早前亦已作出勝選宣言。今屆選舉投票率大增,亦因而造就拜登成為歷來獲得最多普選票的總統當選人,高達7,600多萬。至於現任總統特朗普,雖是二戰後第三位角逐連任失敗的總統,但其得票仍多達7,100多萬。
其實,這次美國大選,除了總統選舉,同時還是1/3參議員、全體眾議員和地方選舉。選前不少預測均認為拜登會順利當選,亦將出現民主黨控制參眾兩院的「藍色浪潮」。但民主黨能否重奪參議院控制權,至今仍存疑,而眾議院雖佔多數,但席數減少。
面對世紀疫病,選情必然會跟疫情掛鈎。任何民主國家的執政黨,普遍都會與在野黨合作抗疫,成功的話,執政黨連任機會大增,就算失敗,亦有禍同當,減輕對選情的不良影響。不過,特朗普反其道而行,拒絕與民主黨合作,只管淡化疫情嚴重性,不肯戴口罩,又否定專家意見,還不停散播不實訊息,導致美國近日成為全球第一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1,000萬的國家,超過20萬人死亡。因此,特朗普控疫不善絕對是其落敗的主因。
既然如此,為何「藍色浪潮」沒有出現呢?
第一,特朗普的忠實擁躉向來多達三成以上,這些人主要是沒有大學學歷的男性白人,總是義無反顧地支持特朗普。不少傳統白人仍認為,黑人是被賣到美國做奴隸的後代,因而對他們提升社會地位感到不滿。特朗普正是傳統白人的代表,他縱容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偏激暴力行為,包括三K黨、驕傲男孩(Proud Boys)等。在特朗普的催化下,本已歧視黑人的白人,因黑人反歧視行動而更厭惡黑人,對自己身份產生更強烈的優越感。由於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是美國移民第二代的少數族裔女性,大有機會成為下任總統,故白人對特朗普更是全力支持,據悉有多達57%的白人選民投票給他。
第二,民主黨本身也存在隱憂,黨內中間溫和派與左傾進步派裂痕日深。民主黨初選時,打着社會民主主義旗號的參議員桑德斯本遙遙領先,及至拜登獲資深黑人眾議員克萊本公開力挺後,才終於成為代表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而且由於拜登在黨內德高望重,故能團結溫和派和進步派一起打敗特朗普。然而,美國人抗拒社會主義,擔心拜登無法掌控民主黨的社會民主主義人士,導致民主黨選情不如預期。
第三,共和黨黨內有一股反特朗普的勢力,一直積極公開游說共和黨人不要投票予特朗普。相信不少共和黨選民,雖然沒有支持特朗普連任,但在國會及地方選舉中,還是投票給共和黨的候選人,因此,「藍色浪潮」未有出現。
拜登提出要在過渡期內處理的四個迫切問題,並不包括中國問題。故雖然民主黨和共和黨在香港問題上,立場向來一致,但在拜登的執政班子尚未定案前,相信外界都不可能得悉這個新任政府,對中國及香港的政策立場會否改變。因此,大家的香檳或苦酒,都要雪住先!
李柱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