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點票出現戲劇一幕,侵侵在多個領先的搖擺州份突然被超車翻盤,逐漸由勝利在望變成兵敗如山倒。這個「領先變落後」的爭拗,徹底分裂了香港黃營。
侵粉堅信這是有人造票舞弊,背後是民主黨甚至是共產黨的介入。反侵者則認為這是不肯認輸的撒賴行為,所有舞弊的指控都是陰謀論、假圖片。
許多人掀起fact check熱潮對抗fake news,但絲毫無法降溫。陰謀論的版本有「幽靈選票」、「不合理高投票率」、「選民資格有問題」、「軟件出錯」,甚至有「中共介入」、「deep State」等等。他們立論最大基礎是﹕侵侵由勝轉敗不尋常,中共最不想侵贏,民主黨和主流傳媒好憎侵侵,所以結論是﹕中共、民主黨、左膠主流媒體,聯手算計侵侵。另一派反侵者則覺得這些黃絲的陰謀論不可理喻,完全成為「黃營藍絲」。這裏又要細分,不單反侵者,就連一些撐侵者,也認為侵侵應該爽快承認敗選,讓美國繼續前行。
結果分裂便由「反侵撐侵」再起變化,凡認為侵侵應該認輸的、不相信選舉是舞弊的,便被定性為「虛偽反共」、「被中共收買」。即是說,本來黃營中人的共同命題,「抗共反共」,分崩析離,有知名KOL公開拷問為何會有黃絲KOL不支持侵侵。
更有甚者,本來香港人另一個「團結命題」,就是台灣蔡英文,也突然成為「分歧」。因為蔡英文早早表態祝賀拜登當選,有人以為這只是國際政治禮儀,但有人認定這是蔡英文「當侵侵是condom」,跳船轉軚,於是撐侵的香港人發出「對小英失望」的訊息。
也就是說,一場選舉,香港黃營的幾個共同題目,「反共」、「撐台」完全分裂,意見領袖互相仇恨、同路人也形同陌路。
短期內,這個由特朗普引起的內鬥,不易消失,或許要直至中共或者警暴的威脅重臨香港人頭上,才能讓香港人把目光由國際拉回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