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阿聯酋修改律法,允許在公眾地方喝酒,允許男女同居,理由是為了吸引外國投資。
原來「外國投資」很要緊,連嚴格的教規也可以順應改變,可見在現實面前人總是容易「開明」,在「吸引外國投資」的大前提下,一些「神聖」的初心,都可以「改革開放」。
阿聯酋本來已經算是中東的開放國家,對非伊斯蘭教徒的規範已算寬鬆,雖然也發生過抓了兩個在沙灘親嘴的外國遊客判刑,但在杜拜旅行,作為遊客還是感覺不到什麼壓力。第一次去旅行的時候正好碰到回教齋戒月(Ramadan),教徒們在太陽落山之前禁食。攝氏47度的天氣,我們的司機一瓶水放在座位旁,一天不動,直到傍晚祈禱聲起,才打開喝第一口。儘管如此,許多餐廳還照常營業,因為要招呼遊客,只是用布簾隔開窗外的視綫,不作張揚而已。一天下午回酒店喝咖啡,咖啡廳大窗都斜斜掛起布簾,偌大的咖啡廳裏只有兩枱外國客人,剛剛得了美國網球公開賽冠軍的費達拿就坐在旁邊一枱。
那次一個嫁到當地的德國姑娘告訴我,剛到杜拜的時候被當地人邀去參加派對,她穿得十分端裝赴會,派對中的當地女子都黑袍蒙面,起初她覺得自己的衣着太隨便,不料酒過三巡,當地女子全部離座進了洗手間,當她們再出來的時候,露肩的有,露腿的有,皮衣皮褲一身鐵鏈的有,一時妖艷,這個德國姑娘倒成了全場衣着最老土保守的女人。
清規難守,改律法也合乎人情,至於「吸引外國投資」云云,倒是藉口了。